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59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1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篇 |
儿科学 | 49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257篇 |
口腔科学 | 50篇 |
临床医学 | 521篇 |
内科学 | 416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42篇 |
特种医学 | 18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69篇 |
综合类 | 1296篇 |
预防医学 | 453篇 |
眼科学 | 27篇 |
药学 | 412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411篇 |
肿瘤学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127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93篇 |
2009年 | 201篇 |
2008年 | 202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211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37篇 |
2000年 | 158篇 |
1999年 | 168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角蛋白18和13在术后性上颌囊肿化生上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口腔术后性颌骨囊肿(POMC)化生上皮起源以及细胞角蛋白(CK)在鳞状化生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原位杂交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46例POMC中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13例囊肿衬里上皮只含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30例囊肿衬里既含有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又含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3例囊肿衬里只含有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结果43例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中,39例表达CK8,9例表达CK13,43例均有CK18表达.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细胞中CK13表达较多,CK8和CK18表达较少.在33例发生化生的囊肿衬里中,24例表达CK8,23例表达CK13,26例表达CK18.CK13和CK18蛋白的表达与CK13、CK18-mRNA表达水平相关.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K1g-mRNA表达时发现,26例CK18蛋白阳性的化生囊肿衬里上皮以及7例发生化生但不表达CK18蛋白的囊肿衬里上皮都有CK18-mRNA的表达.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所有发生鳞状化生的囊肿衬里上皮都有CK18-mRNA的表达,但是其表达水平较未发生化生的柱状细胞囊肿衬里上皮弱,而且CK13-mRNA的表达与CK18-mRNA表达相反.结论在发生上皮化生的全过程中,CK18-mRNA保持不变,但是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而且发生鳞状化生时CK18表达减少,CK13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 因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需要而行单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是目前临床上常规的手术方法,利用这种手术截断了颌面部癌瘤淋巴转移途径,提高了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该手术本身安全,并无严重并发症。我院于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收治一例因患左磨牙后区腺泡细胞癌而行颌颈联合根治术,术后并发颅内压增高,弥漫性全脑损害,本病例实属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38 MAPK在LPS诱导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uP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LPS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内p38 MAPK活性的影响;蛋白激酶活性实验SB203580地p38 MAPK活性的抑制作用;Northern blotting观察SB203580对LPS诱导uPA表达的影响。结果:LPS能够迅速地激活牙龈成纤维细胞内p38 MAPK的活性;SB203580能够有效地抑制牙龈成纤维细胞内的p38 MAPK的活性;经SB203580处理后,LPS对uPA的诱导作用受到显著的抑制。结论:LPS通过p38 MAPK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uPA。 相似文献
4.
王玮连芳付永娟卢德宏赵莉红隗立峰朴月善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9):671-675
目的观察皮质下多灶状巨大灰质异位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手术切除的难治性癫痫病例共计3000例中5例经病理确诊为皮质下多灶状巨大灰质异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中3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6岁。5例患者均以发作性意识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7-21年,平均病程15.4年。影像学提示颞叶单独受累者2例,顶叶单独受累者1例.颞叶及枕叶同时受累者1例,颞叶及顶叶同时受累者1例。病理检查均可见病变区域脑回结构异常,大脑皮质及白质构筑紊乱,皮质下及深部白质可见多量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团块状灰质结构,其间可见胶质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在异位的灰质团块中,可见不同成熟阶段的神经元。1例患者同时伴有软脑膜下、脑室旁灰质异位及多小脑回形成,另有3例患者分别伴有多小脑回形成(2例)或海马硬化(1例)的病理表现。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未见癫痫发作。结论灰质异位是一组神经元迁移障碍导致的皮质发育畸形,这一组疾病中神经元可以沉积在脑室至软脑膜之间的任何区域。广泛异常神经元迁移所导致的多灶状巨大灰质异位,特别是同时伴有多小脑回形成等其他皮质发育畸形者十分罕见。尽管如此,其临床表现仍相对单一,经由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儿童多发性硬化(MS)系统随访,总结其躯体、心理预后及视力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近10年来经McDonald诊断标准评估确诊的MS病历,对病程3年以上的MS病例进行系统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ADL),扩展的功能障碍量表评分(EDSS),神经心理评估(抑郁、焦虑、注意力、社会生活能力)和智力检测,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等,对预后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23例MS患儿进入分析。男10例,女13例,平均起病年龄7.7岁;复发缓解型20例,进展复发型2例,继发进展型1例。23例均复发,次数1~10次。平均随访7.7(3.6~14)年,均行ADL评分,完全依赖和中度依赖各1例,均为进展复发型;16例行EDSS评分,EDSS 0分 11例,EDSS≤2.5分4例,EDSS 4.0分1例(为进展复发型);15例完成神经心理检查,韦氏智力测验2例低于平常,2例边界,1例社会适应能力临界,6例存在注意力缺陷,4例存在轻度焦虑情绪,均无抑郁情绪。16例患儿32眼完善眼科检查,30眼矫正视敏度0.5~1.5,视野无异常,余2眼仅存光感;合并视神经炎MS患儿眼底均提示视神经萎缩,OCT检查结果显示视神经眼在各个象限的RNFL厚度与无视神经炎眼相比明显变薄(P<0.001);P-VEP检查中视神经炎眼较无视神经炎眼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振幅明显减低(P<0.05) 结论儿童MS复发缓解型预后尚好,多合并视神经萎缩,但无视力严重受损;其他类型预后差,多遗留躯体残疾及视力残疾,OCT检查可对视神经受累程度定量测定。儿童MS可出现认知损害、焦虑和注意力缺陷等多种神经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小儿插管时遇到的困难寻找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组(S组)和氯胺酮复合麻醉组(K组),各30例。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麻醉诱导所需时间(min)、患儿清醒时间(min)、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儿的喉罩(LMA)插入和气管插管术均一次操作成功,采用七氟烷诱导麻醉,在LMA插入和气管插管操作前后的HR、RR和SpO2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诱导的患儿,则在LMA插入和气管插管操作前后的HR、RR和SpO2产生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MA插入操作时,躁动、喉痉挛、发绀、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而在气管插管时其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LMA插入操作刺激轻。结论通过观察,七氟烷吸入诱导,喉罩通气道的应用,同时喉罩在气道中的应用也是新的改良,尤其对于解决困难的气道问题;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现代的麻醉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使得麻醉方式由复杂变为简便,降低风险性,提高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粒度分布图图型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小板粒度分布图图型的临床应用分析周仲玲,彭立义,张春萍(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血小板粒度分布图是F-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之一,表示血小板大小的分布,通过血小板分布情况可计算血小板的分配宽度。我们在使用该仪器过程中,对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执行监控系统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与临床全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通过静脉用药调配全程信息化闭环管理及流程优化,使静脉用药更加及时、有效、规范执行。[方法]通过静脉用药执行监控及交互系统监控静脉用药的调配、运送、执行等各环节时间,系统设置提醒临床护士执行静脉用药时间为调配后2h内,统计超过2h执行情况,分析不及时执行原因进行流程优化。[结果]通过分析不及时执行原因,从输液顺序安排、调配、运送接收、临床PDA执行方面进行了流程优化及改善。2017年6月进行流程优化后,静脉用药运送接收流程优化后比优化前平均时间减少15~20min,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后送达病区的效率;2018年1月—2018年6月静脉用药不及时执行率比2017年1月—2017年6月下降40%,PIVAS临床满意度提高到9分,均得到改善。[结论]静脉用药执行监控系统的建立,有利于PIVAS对于静脉用药全流程质控与优化,从而更好地保证临床静脉用药及时执行,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后在临床滞留可能造成的医院感染风险和差错风险,提高了临床静脉用药满意度,保证了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病历摘要 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口腔、生殖器溃疡19 a,肢体活动不利10 a,加重3个月,于2008年8月13日收入院.19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反复口腔溃疡,自认为是"上火"所致,应用中药等治疗(具体不详),并于次年逐渐发生阴囊、生殖器溃疡伴双腿内侧紫斑,视力逐渐下降.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考虑白塞氏病、色素膜炎,曾先后服用强的松(20 mg、1次/d)1 a,及秋水仙碱治疗1 a,未规律服用,2a后视力逐渐下降至失明,之后一直服用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未再服用激素,症状间断发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