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儿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抗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效果和DU愈合对受损胃黏膜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45例(男28例,女17例)3~15岁[(9.5±3.8)岁]Hp阳性DU患儿为研究对象,另设30例单纯Hp相关慢性胃炎为对照组,均经行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形态学检查及Giemsa染色证实.DU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疗法治疗2 w,停药4~8 w后复查胃镜,检查步骤及方法同前.对DU组和单纯胃炎组胃黏膜病理改变进行比较.对DU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进行比较.结果:DU组45例胃黏膜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重度12例,伴中性粒细胞浸润7例.对照组Hp相关慢性胃炎30例,其中轻度17例、中度8例、重度5例,伴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DU组胃黏膜损害更为严重(χ2=6.927,P<0.05).DU组治疗后胃黏膜炎症轻度28例、中度15例、重度2例,伴中性粒细胞浸润1例.胃黏膜损害程度明显减轻(χ2=7.346,P<0.05).DU组治疗后Hp阳性3例,根除率为93.3%;镜下观察溃疡愈合44例,愈合率达97.8%.结论:Hp感染DU患者较单纯Hp相关胃炎中存在更明显的胃黏膜损害.抗Hp治疗同时促进DU的愈合和胃黏膜损害的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维生素 D受体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不同民族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 6 8名阿昌族人和 92名汉族人的维生素 D受体基因Fok 多态性 ,比较两组维生素 D受体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在 6 8名阿昌族人中 FF基因型占 18%、Ff基因型占 35 %、ff基因型占 4 7% ,而在 92名汉族人中 FF基因型占 2 2 %、Ff基因型占 5 2 %、ff基因型占 2 6 %。两组维生素 D受体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7.716 ,P=0 .0 2 1)。结论 阿昌族与汉族维生素 D受体基因 Fok 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2-2006年经胃镜活检及病理诊断的36例胃息肉患儿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胃镜检查无异常且病理报告正常的35名对照组儿童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胃息肉组Hp感染率为16.67%(6/36例),对照组Hp感染率为14.29%(5/35例)。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例Hp检查阳性胃息肉患儿经根除Hp治疗,0.5 a后复查胃镜发现4例炎性息肉消失。结论Hp感染与儿童胃息肉无明显相关性。但胃炎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治疗可使部分炎性息肉消失。 相似文献
4.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表现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胃镜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以期提高对腹型HSP的认识。方法将腹型HSP患儿26例进行胃镜检查,并取黏膜送病理检查,分析其胃镜表现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胃镜下26例患儿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均有改变。其中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轻度充血水肿19例,明显充血水肿7例;出血糜烂灶2例;多发浅表性溃疡4例;胆汁返流9例;幽门螺杆菌感染1例。病变以黏膜渗出、糜烂、出血为主要特征。病理示黏膜固有层局灶性毛细血管炎性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腹型HSP儿童胃肠道受累可出现于皮肤紫癜前,病变以胃、十二指肠降部出现率最高,病变最严重,胃镜检查可提高对腹型HSP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腹痛儿童的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及胃动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56例功能性腹痛患儿(观察组)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及胃动素水平,并与25名健康儿童(对照组)作比较;按腹痛症状严重程度将功能性腹痛患儿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3例)和重度组(12例),比较各组间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及胃动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及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腹痛患儿中,重度组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及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0.01),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功能性腹痛患儿存在体内生长激素释放肽和胃动素分泌紊乱,说明生长激素释放肽和胃动素分泌紊乱与儿童功能性腹痛有关。 相似文献
6.
小儿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和组织病理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小儿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旨在提高小儿慢性胃炎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以108例小儿慢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胃镜对胃黏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取胃黏膜行组织病理检查。对胃镜下形态与相应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胃镜观察108例患儿均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例。10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伴淋巴滤泡形成15例(占14.2%),伴急性活动性炎症11例(占10.4%)。伴肠化生2例(占1.9%)。组织病理Hp检测阳性43例(占40.6%),其中11例伴急性活动性炎症中有8例(占72.7%)Hp阳性,15例伴淋巴滤泡形成的慢性胃炎中有12例(占80.0%)Hp阳性。胃镜下表现为微小结节形成的儿童有更高的Hp感染率,而且Hp感染与炎症活动性及重度胃炎关系密切。结论小儿慢性胃炎绝大多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论是胃镜下形态还是病理学改变都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别。胃镜检查对小儿慢性胃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胃镜下形态特征与组织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儿童症状、病理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FD儿童110例,H.pylori阴性组30例,H.pylori阳性组80例,H.pylori阳性组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A组(吗丁啉组)30例,B组(H.pylori根除 吗丁啉治疗后复查H.pylori转阴者)42例。比较各组症状积分、胃窦粘膜病理积分和胃液体排空情况。结果H.pylori阳性组饱胀和食欲下降症状重于阴性组(P<0.05),根除H.pylori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H.pylori阳性组胃窦液体排空慢于阴性组,根除H.pylori后排空加快(P<0.05)。结论H.pylori感染是FD患儿的致病因素之一,H.pylori感染可能影响FD儿童的胃排空,根除H.pylori可改善胃排空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定位及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手术及病理明确病因的31例小肠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31例术前均经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而行核素显像检查。先行^99mTcO4^-显像,阴性者再行^99mTc-RBC显像,腹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为阳性。结果31例小肠出血患儿Meekel憩室15例(占48.39%)、小肠重复畸形7例(占22.58%)。31例患儿^99mTcO4^-显像阳性17例,其中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6例;^99mTcO4^-阴性14例,^99mTC—RBC显像阳性9例,其中4例Meckd中有1例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例Meckcl憩室辨^99mTcO4^-显像对异位胃黏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3.75%、86.67%,阳性结果时预期值71.43%;^99mTcO4^-显像对儿童小肠出血的检出率为54.84%,联合辨^99mTc—RBC显像后检出率增至83.87%。结论核索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胃动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文献报道,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存在胃动力障碍,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胃酸、胃肠激素分泌异常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有关。然而FD患儿与Hp感染间的关系报道较少,本研究从FD患儿症状、胃液体排空情况两方面探讨Hp感染与儿童FD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