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45篇 |
免费 | 491篇 |
国内免费 | 3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32篇 |
妇产科学 | 72篇 |
基础医学 | 308篇 |
口腔科学 | 90篇 |
临床医学 | 1110篇 |
内科学 | 880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171篇 |
特种医学 | 3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091篇 |
综合类 | 2384篇 |
预防医学 | 824篇 |
眼科学 | 65篇 |
药学 | 1003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874篇 |
肿瘤学 | 2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3篇 |
2023年 | 203篇 |
2022年 | 176篇 |
2021年 | 294篇 |
2020年 | 244篇 |
2019年 | 229篇 |
2018年 | 264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77篇 |
2015年 | 200篇 |
2014年 | 392篇 |
2013年 | 429篇 |
2012年 | 520篇 |
2011年 | 603篇 |
2010年 | 537篇 |
2009年 | 550篇 |
2008年 | 526篇 |
2007年 | 524篇 |
2006年 | 413篇 |
2005年 | 394篇 |
2004年 | 375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282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11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152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脊神经后支阻滞配合中药治疗下腰痛1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腰椎周围韧带和肌肉软组织慢性劳损,导致腰肌创伤性瘢痕和粘连,积累性组织损伤,形成慢性腰痛,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腰腿痛累及脊神经后支。据统计70%~80%的人在其一生中经历着一次以上的腰背痛,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目前尚无统一分类,从病因学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3.
4.
磺胺类药物口服或注射引起药疹较多见,但由于局部湿敷引起严重的全身性麻疹样药疹尚少见,现报告1例,以引起注意。患者男,29岁,病案号70037。因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5.
翳风穴电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侧翳风穴电针治疗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用才藤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前后对比,证实患者吞咽功能得到很好恢复,有效率93%。 相似文献
6.
7.
作者在Sjogren综合征(SS)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检测了C-myc、Ki-ras和Ha-Ras三种癌蛋白的表达和自然杀伤细胞(NK)亚群的状況。结果发现,原发性SS患者(SS_1)淋巴细胞的Ha-ras癌蛋白阳性率、继发性SS患者(SS_2)淋巴细胞的C-myc阳性率和SS_1与SS_2两组患者单核细胞的Ki-ra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SS患者的NK亚群CD16~+细胞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SS_1组单核细胞中Ki和Ha-rag的表达均与血液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而SS_2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Ki-ras表达则均与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SS患者PBMC中癌基因激活的可能机制和意义及其与NK亚群CD_(16)~+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认为CD_(16)~+细胞的减少可间按导致PBMC中癌基因的激活,并与SS患者容易并发淋巴瘤的事实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8年7月至1995年12月应用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并治疗盲肠鞭虫病12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谈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志军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4):2125-2125
缺血性中风是指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一系列的急性临床症状,若未能及时恢复供血,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将会坏死,形成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按照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临床上将缺血性中风分为超早期,为发病的6小时内;早期,为发病的6~72小时内;急性后期,为发病的72小时~1周内;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