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祉莉 《中外医疗》2009,28(27):166-166
目的探讨增加化疗剂量或剂量强度是否有利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4年6月某地区7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次数、每次化疗的剂量、周期间隔等数据。结果治疗持续时间为3~6个周期,中位生存时间为2个月,大多数患者显表现出对首次化疗有反应;观察有2/5高剂量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得以改善;减少化疗次数、增加剂量和/或提高剂量强度时,生存未得以改善。结论化疗的剂量是个体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化疗次数、化疗水平、化疗强度、累计剂量和剂量强度是改善生存的重要因素;但化疗强度对其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刘祉莉 《北方药学》2015,(1):116-117
目的:观察紫杉醇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应用Office Excel 2003分别对患者的血液学监测指标、化疗用药情况、ADR的临床表现及分级等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严重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一般反应是消化道反应。结论:推行规范化预处理,能有效预防不良反应,降低消化道反应;而有效对抗骨髓抑制的方法,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祉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149-149,153
目的 观察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三组均治疗2年,观察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刘祉莉  沃红缨  陈萍 《中国药房》2014,(33):3087-3089
目的:甄别头孢菌素类药皮肤过敏试验的医疗风险,为最小化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品风险管理理论,归纳头孢菌素类药皮试的医疗风险并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皮试的医疗风险可分为天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前者主要以药品不良反应形式存在,多由药品自身属性决定;后者则由于药政部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药品生产厂家的药品说明书缺陷以及临床医师不合理用药等导致。结论:医疗风险的存在,给临床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建议确立具有指导性的行业规定,明确药品生产厂家的责任主体意识,规范临床理论依据的差异化表述,并重视和加强医师的医德医风教育,从而将临床用药的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紫珠果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Phenomenex Kromasil ODS-Cl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齐墩果酸在0.011 5~0.103 5 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熊果酸在0.030 32~0.272 88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为0.32%(n=9),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为0.87%(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为有效控制紫珠果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皮肤过敏试验的医疗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应用对比法探讨不同品种药品说明书的皮肤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表述、同品种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的皮试警示、药品说明书与其他理论依据的皮试建议。结果不同品种药品说明书的皮试表述均存在完整性缺陷;同品种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皮试警示存在差异;药品说明书与其他理论依据的皮试建议也有不同。这些差异及不同的存在,给皮试用药带来一定的医疗隐患。结论临床亟待法律性指导文件保障合理应用皮试药物,切实最小化药品风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l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来鉴别静脉药物相关剂量和使用错误.评价改进系统后的有效性。通过推行FMEA鉴别和减少常见用药错误和选择性错误剂量错误。分析所示,基于FMEA,需要采纳两种主要的干预措施。第一,在整理处方集之上修订标准化医嘱。第二,完善增加静脉注射的安全性指标。通过一年的随访观察.与剂量相关用药错误有所减少;与泵相关的错误减少更明显。通过宣传和完善所需改进的过程,可以减少用药错误相关的静脉注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沃红缨  刘祉莉  陈萍 《中国药房》2014,(42):4012-4015
目的:为提高医院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用回顾与对比法,就《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工作表与自拟工作表对比分析,同时对抗肿瘤药物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指南》工作表1、表2和自拟工作表1、表2用药指标存在差异,前者是药品品种数统计指标,后者是合理用药国际调研处方指标;存在问题有药品说明书[包括同种药品不同厂家说明书不一致、药品说明书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不一致、药品说明书与《新编药物学》(16版)不一致],处方前记项目设置缺失,人为分解处方。结论:专项处方点评质量的提升亟待药品说明书和指导性规范的完善,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