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破伤风尚未有公认的确切分型的现状,把经破伤风抗毒素(TAT)被动免疫后发生的破伤风,拟称为“被动免疫后发型破伤风”;而且初步把破伤风拟分5型:普通型、新生儿型、局部型(或局限型)、被动免疫后发型、复发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中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教育模式 ,已暴露出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弱点〔1〕。为保证教学质量 ,近几年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改进教学手段 ,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 课堂教学 ,抓住学科特点课堂教学是教师将科学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知识、感受传授给学生、综合地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也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对学生掌握先进的知识、具备基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医骨伤科学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  相似文献   
3.
脊髓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后 ,即发生一系列病理、生化、解剖的变化 ,使组织结构进一步破坏 ,从而功能丧失。自Allen提出脊髓二期损伤理论以来 ,许多学者从血管、生化、电解质、水肿、能量代谢紊乱等多个方面来研究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及治疗 ,现将这方面的研究作一回顾。1 血管机制几乎所有的研究均发现ASCI(acutespinalcordinjuries)后脊髓血流量 (SCBF)显著下降 ,且在创伤后最初数小时逐渐加重。Koyanagi等〔1、2〕对ASCI后大鼠脊髓的血管分析发现 :伤后15分钟 ,受伤部位及其邻近头尾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脂蛋白(a)[Lp(a)]的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胶乳凝集抑制法检测HbA 1c,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0例HbA 1c高于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脂蛋白(a)进行测定。结果:2型DM糖化血红蛋白(GHb)升高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Lp(a)分布均呈偏态;2型DM GHb升高组Lp(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根据HbA 1c水平将2型DM GHb升高组分成三组,三组间脂蛋白(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DM GHb升高组Lp(a)与HbA 1c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脂蛋白(a)的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多是外伤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其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的障碍,古称"体惰".自Allen提出脊髓Ⅱ期损伤理论以来,人们对其病理机制及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脊髓再生的治疗,仅处于实验阶段,SCI治疗的原则仍为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稳定脊柱,脊髓早期彻底减压和尽可能的阻止脊髓的继发损伤.中医药疗法在此基础上强调急则治其标、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开窗术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总结 1991年以来应用三维立体定位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3例的疗效情况。结果 :经 2个月~ 7年随访 ,以Greenough评价标准分析 ,治疗后达到优 48例 ,良3例 ,可 2例 ,差 0例 ,优良率 96%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①依据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CT)、磁共振成像 (MRI)对腰椎间盘突出做出精确的三维立体定位是手术成功关键 ;②开窗法摘除腰椎间盘 ,组织损伤少 ,康复时间短 ,不影响后期脊椎稳定性 ,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揭示其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实验通过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制成神经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用补气通络胶囊剂和注射剂治疗作2个观察组,设立两个同期对照组:维生素B1+B6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经过造模后4、8、12周,每组随机抽取4只大鼠,取其双侧小腿三头肌称量湿重,以肌重及恢复程度作为观测指标,判断神经的修复情况。结果: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小腿三头肌湿重及其恢复率比维生素B1+B6组恢复快(P<0.05);比空白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维生素B1+B6组的恢复也明显快于空白组(P<0.05)。结论: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有临床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体外钢板装置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钢板装置属体外固定架 ,自 1989年我院使用的体外钢板装置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147例 ,经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7例 ,年龄为 70~ 97岁 ,平均 79.4岁。左侧 5 6例 ,右侧 91例。顺粗隆间骨折 81例 ,反粗隆间骨折 5例 ,粉碎性骨折 6 1例。患有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者 5 7例 ,占 39% ;患有糖尿病者 2 7例 ,占 18% ;肺气肿 6 3例 ,占 43% ;71例患者患 2种以上疾病。2 治疗方法2 .1 体外钢板装置 体外钢板装置由骨圆针、钢板、骨圆针夹等部件组成。 1骨圆针 :用直径 3.5 m m或 4mm的骨圆针(斯氏针 ) 4…  相似文献   
9.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补气通络方有补气行血、通络散结、生肌长肉、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从而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目的:观察不同制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效果进行比较。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骨科。 材料:取封闭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统一在右坐骨神经造模后,随机分成4组(n=12),补气通络胶囊组,补气通络注射液组,维生素组,空白组。 方法:所有大鼠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3天起给药,1次/d:①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灌胃补气通络胶囊中的药末(含黄芪、人参(新开河参)、当归,川芎、丹参等中药,用生理盐水稀释),给药量生药0.9g/(kg&;#183;d)。②补气通络注射液组大鼠腹腔注射补气通络注射液0.9g/(kg&;#183;d)。③维生素组大鼠灌胃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 1.5g/L混悬液15mg/(kg&;#183;d)。④空白组大鼠生理盐水0.01mL/g灌胃。 主要观察指标: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抽取4只,记录双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以同一大鼠的受伤侧神经传导速度除以正常侧神经传导速度值作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 结果: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神经传导速度较空白组快(P〈0.05)。②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均显著高于维生索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高于空白组(P〈0.05)。 结论:胶囊和针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均促进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B1和B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由黄芪、人参、当归、丹参、川芎组成的补气通络胶囊和神经外膜切开术对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将造模成功的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气通络胶囊组、神经外膜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32只。造模后第2天起,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按体质量10mL/kg灌胃补气通络胶囊混悬液,1次/d;手术组造模处行神经外膜切开术;对照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1次/d。在治疗1周、4周、8周的不同时间取材检测坐骨神经电生理变化中神经传导速度、阈强度和最大振幅,测定坐骨神经氧自由基相对浓度、丙二醛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判断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结果:纳入大鼠108只,因造模死亡12只,进入结果分析的为96只。①第4周时应用电生理检测仪测定阈强度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97±0.32,1.66±0.48)μA,(P<0.01)]。②第8周时应用电生理检测仪测定最大振幅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高于神经外膜切开手术组[(23.32±7.3,15.55±4.38)μV],(P<0.05)]。③第1周时测定丙二醛含量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14.65±3.89,249.82±4.21)nmol/g,(P<0.05)]。④第4周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6.91±1.23,123.89±1.42)Nu/mg,(P<0.05)]。⑤电镜超微结构变化比较:治疗1周后,电镜显示各组坐骨神经髓鞘板层结构松散,而补气通络方组出现增生肥大的许旺细胞。4周后,补气通络方组髓鞘明显再生。第8周,补气通络方组脱髓鞘变化较对照组减轻,对照组和手术组脱髓鞘改变无明显差别。结论:补气通络胶囊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后的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且随时间长而作用增强;单纯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早期(4周)可能有帮助,但远期(8周)时疗效低于补气通络胶囊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