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通过被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52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法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人院时和出院时的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改善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且日常生活能力(ADL)有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特别是老年性心肌梗死,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多种基础病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掌握老年入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严密进行临床观察,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院从2008年5月-2008年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其中60岁以上59例,占80%。现结合我们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2组均于导尿管留置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导尿管留置期间给予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置管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环境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生命体征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置管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环境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必然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差错。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及护理教育中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浅谈如何防范和避免工作中的差错。 相似文献
5.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