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患者,男性28岁,以发烧腰痛6d,黑便、少尿1d而收住院。持续性发热4d,体温高达39.7℃,当地按上感处理,第四病日体温下降,但血压下降为8.0/4.0kPa,继扩容,对症治疗后血压回升正常。五病日腰痛、头痛、全身酸痛加重,尿少,300ml/d,黑便。第六病日转住我院。既往无心血管及肾脏病史。检查:T36.9℃、P70次/min、R80次/min、Bp16.0/9.0kPa。神志清,精神差,左手背注射部位可见2×1.5cm暗红色淤斑。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3.
<正> 患女,30岁。因急性腹痛3h于1995年7月26日在我院急诊就医。3h前突然出现腹痛,呈弥漫性,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发热及腹泻。无暴食、暴饮史,病后未解大便及排气。本单位职工医院拟诊肠梗阻,转我院手术治疗。追问病史:2年前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直用胰岛素治疗。发病前1d,因外出聚会(未聚餐)而未用胰岛素。次日感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样胃内容物1次,无血液及咖啡样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银川地区2015—2020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银川120调度指挥系统2015年1月1日0时至2020年12月31日24时受理呼叫事件进行疾病谱统计,根据ICD-10标准对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5—2020年总疾病谱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中毒。2020年1—3月份的疾病谱排在前4位发生了变化,从4月份开始各个月份疾病谱排在前4位与的2015—2019年同期相同。2015—2019年各个月份发热患者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2020年1—3月份发热患者比例与2015—2019年同期相比较明显增多(P<0.05)。2015—2019年各个月份创伤患者和酒精中毒患者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2020年1—3月份创伤患者和酒精中毒患者比例与2015—2019年同期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120调度指挥数据库中建立院前急救症状监测系统,可能有助于在早期发现传染病疫情并监测其发展趋势;根据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救治流程。 相似文献
6.
7.
<正> 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我们遇到3例肠梨形鞭毛虫病,现报告如下: 例1 男,4岁,间歇性反复稀水样便2个月。次数不定,3~5次/d。常带粘液泡沫。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无发热。曾在多家医院门诊,多次大便常规检查:大多有脓细胞少许,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银川地区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摸底调查分析,制定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急救培训课程及培训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 112名中学生培训前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培训后采用同一问卷再进行培训效果测试。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使中学生在急救场景设计、技能操作、同学互动中学会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急救技能操作进行培训前后的效果考核。在2 11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2、13、14岁的学生各300名,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的合格率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伤、狗咬伤、心肺复苏、烧烫伤、溺水、气道异物阻塞这6个知识点知晓率培训前后在性别、年龄、地区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84%的学生很喜欢"游戏"培训形式,70.52%的学生很喜欢"分小组练习操作"培训形式,63.19%的学生很喜欢"角色扮演"培训形式。结论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对中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效果明显,方法有效,值得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院前急救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美国BD的密闭式安全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补液。结果本组37例,穿刺成功32例,成功率86.5%,失败5例,失败率13.5%。穿刺成功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方便、安全有效实用的静脉输液方法,熟练掌握并应用于院前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