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期肝癌病人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早期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切除并获得随访的197例经组织学确认为早期肝癌(单发,≤5 cm,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门静脉癌栓)病人,利用K-M生存曲线分析来评估不同组病人的复发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研究与早期肝癌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97例病人中,肿瘤的中位直径为2.8 cm,肿瘤直径>2 cm的病人占58.4%,病人血清AFP阳性(>100 ng/mL)占47.7%,病理结果提示有微血管癌栓(MVI)者为32.5%。术后中位复发时间(TTR)为28.5个月,总体复发率为59.4%。术后1、3、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6.4%、55.6%、66.0%。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3组的早期肝癌复发评估系统,组中位TTR和1、3、5年复发率分别为:0分组(40.9个月和9.9%、26.7%、41.7%)、1分组(31.1个月和14.1%、50.1%、63.0%)、2~3分组(18.9个月和48%、71.8%、89.1%)(P<0.001)。结论:肿瘤大小、AFP水平和MVI是早期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不同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早期肝癌病人的复发时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累及第二、三肝门的巨大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以期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41例累及第二、三肝门的巨大肝母细胞瘤施行肿瘤切除手术,患儿年龄3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男25例,女16例;肿瘤直径8.5~21.6 cm,平均13.5 cm;均行手术前化疗,化疗3至7个疗程不等,直至肿瘤不再缩小。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本组患儿生存率。结果41例均顺利实施肝脏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25~35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500 mL,8例未输血。第一肝门阻断时间15~35 min (平均22 min),其中阻断1次者12例,2次者23例,2次以上者6例,每次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20 min。手术切除方式包括V-Ⅷ段切除8例;Ⅳ-Ⅷ段切除9例;Ⅰ-Ⅳ段切除4例;Ⅰ、Ⅳ、Ⅷ段切除9例;Ⅰ、Ⅳ、Ⅴ、Ⅷ段切除6例;Ⅰ段+Ⅴ-Ⅷ段切除2例;Ⅰ段+Ⅳ-Ⅷ段切除3例;合并下腔静脉瘤栓7例。41例患儿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7%、72.8%和33.5%。其中最长无瘤生存期为90个月。41例术后均经规范化疗,化疗后定期门诊复查,其中20例(48.8%)复发,继续化疗。5例出现肺转移病例中,2例经术后化疗转移灶消失,3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累及第二、三肝门的巨大肝母细胞瘤患儿手术切除虽然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在详细、准确的术前评估,及对肝脏解剖的熟练掌握下,肿瘤切除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完整切除肿瘤可有效提高肝母细胞瘤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当今,治疗方法很多,临床治愈率不断提高。但导致DU复发因素很多,且各种疗法尚不能完全预防DU的复发。本文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4月间427例连续的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实施,均在肝门阻断下进行(肝门阻断15 min/间断5 min)。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427例患者中,男362例,女65例,平均年龄(51.1±10.4)岁;肝细胞癌391例,胆管细胞癌31例,两者混合型5例;86.4%(369/427)患者有肝炎背景,54.8%(234/427)患者同时伴有肝硬化;≤3个肝段切除与≥4个肝段切除的患者分别为358例(83.8%)及69(16.2%)例。17例(4.0%)发生肝切除术后发生功能不全,其中10例表现为非胆道阻塞、胆汁漏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腹水及凝血时间延长,1例患者因肝性脑病于术后21 d死亡。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血清前白蛋白170 g/L与术后肝功能不全有关(P=0.045,P=0.009),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清前白蛋白170 g/L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HR=3.192,95%CI=1.185~8.601,P=0.022)。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是Child-Pugh A级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降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分期和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13例食管癌患者,其中45例中晚期患者接受了化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11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45例患者进行了联合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细胞免疫治疗周期、疗效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以及治疗前肿瘤血清学标志物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早期食管癌患者CD8+/CD28+T细胞(Tc)比例高于中晚期患者,CD4+/CD25+T细胞(Treg)比例低于中晚期患者(P=0.011、P=0.015)。45例患者治疗后CD3+T细胞(TT)、Tc、髓系树突状细胞(mDCs)比例明显升高(P=0.003、P=0.039、P=0.007)。细胞免疫治疗1个周期14例(A组),2个周期16例(B组),3个周期及以上15例(C组)。A组患者治疗后TT比例明显升高,Treg比例明显下降;B组患者治疗后TT、Tc比例明显升高;C组患者发现了三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其中TT、Treg比例变化较A、B两组更为显著(P=0.003 7、P=0.002)。30例获得客观缓解的患者治疗后TT、Tc、自然杀伤T细胞(NKT)和mDCs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Treg比例则较前明显下降。治疗前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正常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要好于升高的患者(P=0.029)。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较早期患者免疫失衡更为明显,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免疫状态,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有关,SCC升高可能影响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62a。因剑突下疼痛伴出冷汗,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次,tid,舌下含服,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胞二磷胆碱1个疗程后,改用脉络宁20ml加5%葡萄糖250ml,缓慢ivgtt。患者于改用脉络宁静滴的d1,滴注该液约5min后,突然出现寒颤、气短、心慌、胸闷、面色青紫。查体:T37℃,BP93/53kPa,心率106次/min,心电图示窦速改变,STT波无明显变化,急性憋喘貌,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其余正常,考虑为过敏性休克。嘱即停输注脉络宁,立即给予吸…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男,36岁,因上腹部烧灼样疼痛3年,伴黑便2天,于1999年5月6日入院。3年来上腹部剑突下烧灼样钝痛,多在饭后出现,并伴食欲不振、烧心、上腹胀痛感。在外院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侧见 0.5cm × 0·5cm的半球状粘膜隆起,表面光滑顶部轻度糜烂凹陷,病理报告胃平滑肌瘤伴粘膜慢性炎症。予西咪替丁、多潘立酮等药物口服后,症状可暂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入院前2天饮酒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再次发作,同时出现柏油样便3次,量不多,服雷尼替丁、云南白药等药无效。门诊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见一约1.0cm×1.0cm的半球状粘膜隆起,顶部糜烂凹陷,伴有暗红色血痂,活检时组织质韧,易出血。病理报告示胃窦大弯瘤样增生样平滑肌组织。入院后行剖腹探查,胃窦部肿瘤局部切除,后送病理冷冻切片报告为胃类癌(I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男,36岁,因上腹部烧灼样疼痛3年,伴黑便2天,于1999年5月6日入院.3年来上腹部剑突下烧灼样钝痛,多在饭后出现,并伴食欲不振、烧心、上腹胀痛感.在外院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侧见0.5 cm×0.5 cm的半球状粘膜隆起,表面光滑顶部轻度糜烂凹陷,病理报告胃平滑肌瘤伴粘膜慢性炎症.予西咪替丁、多潘立酮等药物口服后,症状可暂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入院前2天饮酒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再次发作,同时出现柏油样便3次,量不多,服雷尼替丁、云南白药等药无效.门诊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见一约1.0 cm×1.0 cm的半球状粘膜隆起,顶部糜烂凹陷,伴有暗红色血痂,活检时组织质韧,易出血.病理报告示胃窦大弯瘤样增生样平滑肌组织.入院后行剖腹探查,胃窦部肿瘤局部切除,后送病理冷冻切片报告为胃类癌(Ⅰ型),随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1年后复查胃镜示残胃粘膜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脉络宁静滴致过敏性休克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男,62岁.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消心痛片10mg,tid,舌下含服;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胞二磷胆碱;一个疗程后,改静滴脉络宁20ml(南京金陵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11132,加入50g/L葡萄糖250ml),首次滴注5min,患者突然出现寒颤、气短、心慌、胸闷、面色青紫.查体:T37℃,BP 9.2/5.3kPa,心率106次/min,心电图示窦速改变,ST-T波无明显变化,急性憋喘貌,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立即停止输注脉络宁,给予吸氧、升压、iv氟美松10mg,1h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岁;妊娠期5例,哺乳期9例;第1胎6例,第2胎8例;有胃病史者5人.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为1~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