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克氏针减张固定治疗胸骨切口裂开2例,达到一期愈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男,52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于1992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和前锯肌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24 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TPVB组和SPB组;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0.375%的罗哌卡因20 mL TPVB或SPB,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置入喉罩;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自主呼吸恢复时(T1)、手术开始30 min时(T2)、手术开始60 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及苏醒时(T5)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术后2、4、6、12、24和48 h静息及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 VAS),术后有效镇痛泵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0、T1、T2、T3、T4和T5时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PB组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长于TPVB组(P<0.05),术后6 h、12 h咳嗽时VAS低于TPVB组(P<0.05),术后有效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低于TPV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和SPB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胸腔镜手术,但SPB能明显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总用量。  相似文献   
3.
198 2年 10月~ 1998年 10月 ,我院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 2 2 16例 ,术后并发胸胃瘘 7例 ,占0 .31%。手术操作不当 ,术后并发症误诊及由此带来的错误处理是造成胸胃瘘的主要原因。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中 ,男 6例 ,女 1例。年龄 38~ 6 6岁 ,平均 5 0 .6岁。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 6例 ,颈部吻合 1例。胸胃瘘发生时间为手术后 3~ 16d ,临床表现主要为 :发热、胸痛、胸闷气急 ,患侧呼吸音低 ,胸透或全胸片提示 :胸腔积液 ,可见多个气液平或巨大气液平。确诊方法 :5例经口服造影剂及亚甲蓝确诊 ,1例经胸管注入造影剂发现造影剂直接进入胸…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24日,我院为1例终末期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伴艾森曼格氏综合征患者施行同种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至今存活3年余,心功能Ⅰ级,生活质量良好,日常操持家务劳动.现就患者术后3年期间的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隆凸心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 ,它不仅可充分切除癌组织 ,还能保留健全肺组织 ,对于扩大手术适应症 ,提高外科疗效 ,起到了积极作用。我院 1991年 6月~ 1997年 12月施行此类手术 31例 ,占同期肺切除术的 8% ,无早期死亡 ,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4例 ,年龄 2 7~ 71岁 (平均 5 9岁 )。主要症状 :咳嗽 2 3例 ,痰中带血 13例 ,胸背部疼痛 7例 ,发热、气急及胸闷各 6例。术前检查 :X线胸片 31例 ,纤维支气管镜 2 4例 ,CT16例 ,MRI14例 ,断层摄片 3例 ,支气管碘油造影 1例 ,其中纤维支气…  相似文献   
6.
心脏肿瘤是搭起源于心包、心肌或心内股的原发性肿瘤,临床上少见,良性肿瘤占多数,恶性肿瘤占少数[1]。我院于1983年3月~1996年2月间,共收治心脏粘液瘤病7例,均治愈出院,无栓塞和复发,经随访6月~13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心脏左心房粘液瘤7例,男4例,女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4岁,平均为34.12岁。术前7例病人活动后胸闷、心慌、气急、头晕,症状从1月至10年不等。1例肿瘤柱子脱落出现腹痛,左下肢剧病同时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听诊:6例心尖区闻及11~皿级舒张期杂音,其中杂音随体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1例,紫杉醇脂质体+铂类方案)和对照组(19例,多西他赛+铂类方案),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R0切除率、肿瘤标志物水平[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围术期指标及治疗期间副作用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生存情况。结果:两组R0切除率、缓解率、血清CEA、SCC-Ag、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过敏、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随访24个月内,观察组总生存率为47.62%(10/21),对照组患者总生存率为47.37%(9/19),经Log Rank检验,两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紫杉醇脂质体新辅助化疗的副...  相似文献   
8.
全心脏原位移植(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4例全心脏原位移植的经验。方法我院于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对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全心脏原位移植手术,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2~57岁。供体均为急性脑死亡者。供心心肌保护3例为UW,1例为HTK液。全心脏移植吻合次序依次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上腔静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其中2例由于受体全心脏扩大,按常规保留的受体上、下腔静脉长度无法与供体腔静脉吻合,为此,截取一段长4cm的供体肺动脉,一端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另一端与供体下腔静脉吻合。吻合时间78~10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197min,体外循环时间202~261min。主动脉开放后,1例电击复跳,3例自动复跳,均为窦性心律,未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结果患者术后3~6h神志清楚,14~19h拔除气管插管,6d拔除所有侵入性监测管道,两周后从ICU迁至普通病房,1例术后52d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经处理得到控制,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均为I级,窦性心律,2例有轻度三尖瓣反流,2例已经恢复工作。结论全心脏原位移植法不仅保存左右心房解剖上完整性,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减少移植后血栓的发生率,而且使房、室间隔传导系统的完整性免遭破坏,降低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心脏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主动脉瘤患者38例,其中10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RCP)脑保护法,主动脉瘤按DeBaKey分型:Ⅰ型8例,Ⅱ型2例(其中1例伴有主动脉弓双狭窄).手术方法:Bentall手术3例,升主动脉替换4例,升主动脉加右半弓替换2例,升主动脉加全弓替换1例.RCP流量为300~500 ml/min,其压力为20~25 mm Hg,RCP时间23~87 min,平均47.4 min.结果早期死亡2例,其中1例为低心排,另1例术后1周死于左侧胸腔感染.9例术后神志清醒,清醒时间为6 h内7例,12 h内1例,96 h内1例.结论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DHCA加RCP可以延长停循环的安全时间,保持脑内低温,利于冲刷气栓及固体栓子,开放式吻合有利于外科操作,因此,RCP是可行的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的抗反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的抗反流效果。方法采用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305例。术后行X线吞钡、胃镜和食管pH检查。结果术后无1例早期死亡,未发生吻合口瘘,2例出现轻度胃食管反流。结论经胃黏膜下层食管胃黏膜单层吻合法具有明显的抗反流优势,且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