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4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89篇 |
内科学 | 89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29篇 |
综合类 | 114篇 |
预防医学 | 52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41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41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率加快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升高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所有疾病的死亡率。本文综述慢性心率加快的发病机理、影响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鼠腹主动脉狭窄和高盐摄入引起高血压模型上,观察到口服牛磺酸治疗4周后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42.2%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抑制EH患者和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II)水平的升高,增加高血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主动脉组织中的牛磺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在降压作用同时伴有缩血管物质的降低和舒血管物质的增加,为以牛磺酸作为降血压辅助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6名健康飞行人员清晨和急性低压缺氧后(10:00)的血清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含量,并以16名健康地面人员相应时间的测定作对照。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清晨血清EDLS含量分别为0.63±0.07与0.60±0.07ng/ml,两组相比,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急性低压缺氧后,血清中的EDLS含量0.63±0.10ng/ml,与相应测定的对照组0.52±0.10ng/m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急性中度缺氧能增加EDLS分泌、而正常人血清EDLS含量有明显生理性波动。急性中度缺氧后,血清中EDL含量的增加,可能是一种保护性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急性低压缺氧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缺氧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机理。方法:将20只成熟健康Wis-tar大鼠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将缺氧组大鼠放入低压舱内,以15m/s速度上升至7500m高度,停留30分钟,造成体内重度缺氧。对照组实验条件相同,但不作上升。结果:缺氧后实验组动物心肌组织中内皮素(ET)含量明显下降;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浓度显著减少;丙二醛(MDA)改变不明显;SeGSHpx/MDA比值显著降低;心肌线粒体钙含量明显增加;心肌终末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低压缺氧后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与ET浓度的变化、组织细胞钙超载及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在压疮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不完全性缺血组(I组)及不完全性缺血再灌注组(IR组),均仰卧于简易加压装置中,C组未受压2h后处死,I组承受70mmHg压力2h后处死,IR组承受70mmHg压力2h并于解压2h后处死。结果I组和IR组皮肤肉眼观察均出现紫红色,皮肤、肌肉光镜下观察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并且IR组更明显;I组与C组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IR组与C组、I组比较,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压疮的形成过程中不完全性缺血再灌注加重组织细胞损伤,其中氧自由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护生实验操作损伤及自我防护相关内容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护生在实验室练习时损伤发生情况和自我防护知识、意识、对血液传播疾病的认知,为在校护理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179名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实验室操作实验损伤发生率为50.3%,其中单纯针刺伤占33.3%、单纯玻璃割伤占38.9%,同时发生2种损伤占27.8%;护生自我防护意识认知率为32.4%~44.7%,防护知识认知率20.1%、30.7%,对血源传播性疾病的认知率为25.7%~98.9%.结论 护生实验操作时锐器损伤发生率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欠缺,护理院校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生在实验室练习时损伤发生情况和自我防护知识、意识、对血液传播疾病的认知,为在校护理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79名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实验室操作实验损伤发生率为50.3%,其中单纯针刺伤占33.3%、单纯玻璃割伤占38.9%,同时发生2种损伤占27.8%;护生自我防护意识认知率为32.4%~44.7%,防护知识认知率20.1%、30.7%,对血源传播性疾病的认知率为25.7%~98.9%。结论护生实验操作时锐器损伤发生率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欠缺,护理院校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49)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和研究组(n=49)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眼症及角膜上皮缺损程度;泪膜分泌、泪膜稳定情况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眼部症状问卷(11.31±1.36)分、角膜荧光素染色(1.24±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19±1.79)、(2.18±0.38)分,泪膜破裂时间(12.26±0.84)s、泪液分泌水平(9.11±0.36)mm均高于对照组的(8.95±1.09)s、(6.42±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2、16.384、16.837、34.511,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5,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改善患者干眼症,修复角膜上皮缺损,增加泪液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胆汁酸(Bile acid,BAs)稳态干扰,探讨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Tebuconazole,TEB)对阿替洛尔(Atenolol,AT)口服吸收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连续28 d灌胃给予大鼠3 mg/kg TEB,建立大鼠TEB暴露模型;LC-MS/MS检测正常和TEB暴露大鼠小肠内容物中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与牛磺脱氧胆酸的水平;正常和TEB暴露大鼠分别灌胃给予AT(10 mg/kg)后于不同时间点经眼眶静脉丛取血,采用LC-MS/MS检测AT血药浓度变化,使用DAS药动学软件拟合获得AT的药动学参数;以正常大鼠建立肠循环灌注模型,分别以正常和TEB暴露大鼠小肠内胆汁酸水平配制含荧光黄肠灌注液,检测肠组织对荧光黄的吸收和渗透能力,以及肠灌注后的氧化应激和ZO-1表达水平。结果:TEB暴露增加了肠道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与牛磺脱氧胆酸的水平(P<0.001);与正常大鼠相比,TEB暴露大鼠的AT峰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P<0.05),达峰时间显著延迟(P<0.05);TEB诱导的BAs稳态变化使肠道通透性增加,该作用与...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