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视力良好者不同方式经玻璃体磁性眼内异物摘出的效果.方法 46例(46只眼)磁性眼内异物者为研究对象,患眼屈光间质透明,术前矫正视力≥0.6,检眼镜下可见异物位于玻璃体腔或附着于视网膜,于伤后第2~6天手术.A组:12只眼,行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B组:15只眼,行局限性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C组:19只眼,行玻璃体全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术中进行局部视网膜光凝.结果 46例异物均顺利摘出.术后3个月:A组矫正视力均≥0.6,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B组13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2例发生视网膜脱离;C组15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4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于术前视力良好的磁性眼内异物,进行异物摘出时可选择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术.  相似文献   
2.
(二)X线定位法 眼内异物的x线定位法已有80余年的历史,因其定位较为准确可靠,而且不受眼的屈光介质浑浊的影响,所以一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虽然一些能透过x线的异物,如木块、塑料等,常不宜用x线定位,小的石块、玻璃以及极微小的金属异物也不易显影。但眼内异物大多为金属,且极小者不多,所以它仍然是眼内异物定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白内障术后t—PA防治前房渗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PA防治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前房渗出的效果及对眼组织的毒性,方法:将78眼外伤白内障分3组,60眼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眼,观察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注射t-PA10μg(0.1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前房渗出发生率等,治疗组18眼为术后出现前房渗出者,14眼前房注射t-PA10μg,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眼轻度前房渗出,对照组8眼为中,重度渗出(P<0.05),治疗组14眼注射t-PA48小时渗出完全,4 未注射t-PA者2眼8天渗出完全吸收,2眼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结论:t-PA前房注射对外伤性白内障术前房渗出有预防作用,可迅速溶解渗出的纤维蛋白且无毒性。  相似文献   
4.
调整头位油液交换法处理外伤性巨大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玻璃体切割术中处理外伤性巨大视网膜裂孔 (traumaticgiantretinaldetachment ,TGRT)的方法。方法 :适应症为裂孔范围≤ 180° ,PVR较轻的TGRT。将灌注头置于无裂孔的象限 ,行玻璃体切割术后 ,在裂孔所在方向留一睫状体平坦部切口 ,通过头位调整及眼球旋转 ,使此切口逐渐处于眼球最低位置 ,从灌注头注油后先在无裂孔区形成油泡 ,随着油泡扩大将视网膜逐渐展平复位 ,视网膜下液由裂孔中被逐渐压出 ,并从处于下方的睫状体平坦部切口中排出眼外。结果 :共用此法处理TGRT12例 ,术中视网膜全部复位。经 6~ 2 0个月随访 ,已取出硅油 10例 ,未次复诊 11例保持复位。结论 :在适应症范围内通过调整头位和油液交换是一种操练简便、效果确切、经济安全的处理TGRT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凡综合征半脱位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马凡综合征半脱位品状体摘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人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32眼)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临床资料,晶状体脱离范围均在180°以上,脱位一侧的品状体赤道部已达瞳孔区.所有病例均用玻璃体切除器进行闭合式前段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并经巩膜隧道切口进行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者30眼,≥0.3者2眼.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裸眼视力≤0.2者2眼,0.3~0.6者22眼,0.8~1.0者8眼;矫正视力≤0.2者2眼,0.3~0.6者14眼,0.8~1.0者16眼.人工晶状体位正且稳定.未发现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倾斜脱位、脉络膜下出血、玻璃体浑浊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14个月,效果稳定.结论 对于马凡综合征明显品状体半脱位者,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后房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两袢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大范围白内障复明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大范围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开展复明手术的方法。方法总结河南省:1988—2003年建立全省技术网络、有组织地开展人员培训及大范围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的经验。随机抽样调查了新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效果。结果15年来各类白内障复明手术累计411886例。抽样调查12566例术后1-2天视力。视力≥0.5者占86.25%,0.8—1.0者占80.44%。每例手术所用时间大多在10—22分钟之间,其中娩核时间8—26秒。术中后囊破裂2.41%,玻璃体脱出1.14%。脱盲率99.12%,脱残率96.86%。结论在一个省范围内,采取适当措施和适用的手术方法,可以提前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与防盲协会所提出的“视觉2020”行动纲要的部分目标,先使白内障盲人“享有看见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光损伤机制中NOS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 ,NOS)活性异常变化在视网膜光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组为正常对照,其它4组以持续强光照射6小时造成视网膜光损伤,并按光照后1天和6天两个观察点各分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给予左旋硝基精氨酸治疗,并分别测定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以及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的活性。结果 光损伤后第1天和第6天空白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内NOS的活性均异常升高,SOD活性均显著下降,视网膜外核层厚度进行性减小;实验组大鼠视网膜内NOS的活性低于正常水平,SOD活性和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结论 过度光照后视网膜内NOS活性持续异常升高是视网膜氧化损伤的重要原因并与感光细胞退行性变性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外伤性泪道阻塞的CT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道阻塞的CT检查方法并分析其检查结果。方法 采用CT轴位扫描、冠状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方法 ,分析 12例泪道外伤的CT检查和结果。结果 CT轴位扫描良好显示泪囊和鼻泪管断面 ,冠状CT显示周围组织合并损伤 ,三维重建则直观显示泪囊窝和上颌骨额突骨折情况。CT显示外伤性泪道病变包括 :泪囊区软组织增厚、密度增高、泪囊扩张 ,泪囊区异常骨碎片影 ;泪囊窝和鼻泪管凹陷性、粉碎性和线性骨折 ;鼻泪管密度增高。结论 泪道CT轴位扫描、冠状扫描及三维重建可良好显示泪道及其周围组织的外伤情况 ,可用于诊断和进行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10.
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感光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感光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以3J的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造成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通过光、电镜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e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病变及感光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以3J的能量挫伤后的视网膜病变中存在着感光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细胞凋亡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