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儿童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植体入术疗效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时机,屈光度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84眼全部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9眼,外伤性白内障61眼,无晶体4眼,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平均8.6岁,随访2-24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时机,屈光度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75例(96)眼全部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无晶体眼为3眼;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平均7.6岁;随访4月-3年。结果1.术后矫正视力满意,≥0.5共38眼,占39%,0.1-0.4共36眼,占38%,<0.1共8眼,占8%,视力检查不合作14眼,占15%。2.术后葡萄膜炎及晶体后囊膜增殖较成人严重。结论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防治儿童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方法。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应尽早手术,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弱视训练。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9岁.因"左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眼球突出,并自觉视力下降,未做诊治,近3年来左眼球突出逐渐加重,视力下降明显,并伴有左眼胀痛及头部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先天性睑裂狭小-倒转型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综合征(BPES)家系进行FOXL2基因突变筛查,以确定其致病基因。方法抽取先天性BPES家系患者、患者家族成员及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FOXL2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处序列,DNAS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在该家系患者中检测到C.578A>G错义突变,该突变导致193位氨基酸残基由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而家系中的正常人及100例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中均未发现突变。结论FOXL2基因C.578A>G错义突变使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导致蛋白质的改变,这可能是该家系BPES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5.
6.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19例(20只眼)患者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对其中15例(15只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施行眼球摘除术病例进行回顾与追综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临床随访观察5个月~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临床上已确诊且尚未发生眼外转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手术治疗在目前仍然不失为疗效较为确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住院病人眼外伤4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也是重要的致盲因素,尤其是在单眼盲中,眼外伤居第一位。1994~1996三年间,我院共收治眼外伤住院病人488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221例)22%,本文对488例病人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1)性别:488例患者,男性392例 相似文献
8.
经CT等检查确诊7例眶内肿瘤,经眶内入路肿瘤切除术,并结合文献对此术式的优点,眶顶开颅眶内肌入路,眶顶的重建及注意事项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眼外伤的常见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7例(130眼)儿童眼外伤患儿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及性质,治疗方法,视力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径。结果127例儿童眼外伤患儿占同期眼外伤患儿总人数(427例)的29·7%;男:女约为3:1;多发于学龄前后5~9岁儿童,占41%;致伤物多为木棍、树枝、炮竹、剪刀等;致伤性质依次为眼球穿通伤、钝挫伤和爆炸伤;除视力检查不合作者外,矫正视力<0·05眼达34%。结论儿童为眼外伤的高发人群,可对其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对儿童眼外伤应首先采取预防措施,其次,伤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儿童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儿童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时机、屈光度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84眼全部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9眼,外伤性白内障61眼,无晶体4眼,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平均8.6岁,随访2~24月。结果:1.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囊膜增生较成人严重,2.术后矫正视力满意,>0.5共56眼,占67%。结论:儿童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体是防治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