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评价海南省免疫规划使用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乙脑预防接种实施和控制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收集1980年以来乙脑疫情资料及2008-2012年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资料,从乙脑发病率、疫苗保护率、异常反应发生率等流行病学指标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2008-2012年海南省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17/10万,疫苗平均保护率为97.52%。AEFI报告203例,总发生率为14.03/10万,以一般反应(发热/红肿/硬结);异常反应发生率为3.53/10万,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疹,严重异常反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rthus反应、脑炎和脑膜炎发生率为0.07/10万。结论 海南省将乙脑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疫苗安全性高,可继续推广应用乙脑减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海南省AEFI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指导AEFI调查处置工作.方法 通过全省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1年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个案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18个市县共报告AEFI病例1019例,报告发生率2.60/万剂,市县报告覆盖率100%,AEFI病例48小时内及时报告率和及时调查率分别为94.50%和98.82%.AEFI分类一般反应占70.17%,异常反应占25.71%,其他反应占4.12%.异常反应主要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和荨麻疹为主,占85.87%.AEFI病例中接种后≤1天发生者占80.18%.结论 海南省AEFI监测系统维持较高敏感性,病例报告、调查和处置等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有待进一步加强接种技能培训,接种前告知和接种后留观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肿瘤相关科室护理人员自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状况,规范职业防护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和防护要求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护理人员健康调查问卷,于2015年11月1日开始对肿瘤相关科室1200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理人员自身健康状况平均(23.27±9.12)分,得分最高的三个条目分别为感到疲乏(2.64±1.25)分、脱发(2.22±1.38)分和月经周期不规律(2.03±1.2)分;②不同抗肿瘤药物接触频次的护理人员中恶心及呕吐(Z=-3.452,P<0.05)、月经周期不规律(Z=-2.383,P<0.05)和月经经期不规律(Z=-2.64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不同年龄间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H=11.166,P<0.05);④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抗肿瘤药物暴露职业防护情况(β=0.178),其次是护龄(β=-0.118)、接触抗肿瘤药物年限(β=0.079)和学历(β=0.076)。结论要加大职业防护设施的配备,重视化疗的潜在职业危害,并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海南省脑膜炎奈瑟菌(Nm)的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技术,对2005-2015年海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CM)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带菌者样本中分离到的16株Nm和1份脑脊液样本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17份样本共分为11种不同的Nm ST型别,分属于ST-4821、ST-11、ST-5、ST-175、ST-364克隆群和5个无序列群分类(UA),其中前3个克隆群为高致病性克隆群,分别占29.41%(5株)、17.65%(3株)、5.88%(1株)。ST-4821克隆群有ST-4821型和ST-3200型。ST-4821型来自3例C群ECM病例和1株不可分群密切接触者。ST-3200型来自2005年的C群健康带菌者。ST-11、ST-5克隆群分别只有W135群的ST-11型和不可分群的ST-7型,均来自健康带菌者。B群5株有5种ST,其中ST-11127型和ST-11134型为新发现的ST,2015年海口市首例B群病人是ST-7962型,与2010年分离自儋州市ECM密切接触者的B群ST-11127型同源,均为UA,其他不同基因群序列型相互间进化关系较远。结论 海南省Nm分子型别具有基因多样性,Nm C群ST-4821型是优势序列群。健康人群中携带有高致病性克隆群菌株。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海南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质量和疫苗安全性,指导预防接种工作。方法 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海南省2011-2013年AEFI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2011-2013年共报告AEFI 3 860例,报告发生率为3.14/万剂。AEFI报告市县覆盖率100.00%,48 h及时报告率96.35%,48 h及时调查率99.44%。AEFI分类一般反应占73.91%,异常反应占21.99%,偶合症3.89%,其他反应占0.21%,异常反应主要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和血管性水肿为主。全年均有AEFI报告,5月和11月报告AEFI最多,男女性别比例为1.60∶1,3岁内儿童报告最多。AEFI转归情况:治愈占99.80%,后遗症4例,死亡4例。结论 海南省AEFI监测敏感性较高;AEFI主要以一过性反应为主,目前所使用的疫苗是安全的;需加强对基层接种人员接种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评价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在海南省使用的甲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预防接种实施和控制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以来不同时期海南省甲肝疫情、人口统计和接种资料及2010—2014年甲肝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监测资料,从甲肝发病率、疫苗保护率、异常反应发生率、临床类型等流行病学指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海南省2005—2014年甲肝发病率为1.04/10万~11.35/10万,年均发病率为4.20/10万;2005—2007年甲肝疫苗未纳入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时期,共报告甲肝2 173例,总报告发病率8.69/10万;2008—2010年甲肝减毒活疫苗分地区纳入EPI过渡时期,共报告甲肝893例,总报告发病率为3.38/10万;2011—2014年甲肝减毒活疫苗完全纳入EPI期,共报告甲肝538例,总报告发病率为1.48/10万;2010—2014年甲肝疫苗年均接种率为99.67%,年均保护率为99.97%;2008—2014年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甲肝发病率与甲肝疫苗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862)。接种甲肝疫苗后报告AEFI病例179例,其中减毒活疫苗169例,总发生率为2.65/万;灭活疫苗10例,总发生率为1.52/万;两者以一般反应(发热/红肿/硬结),绝大多数反应均为一过性;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疹,严重异常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紫癜发生率等发生率均为0.03/万~0.06/万。结论 海南省将甲肝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两种工艺甲肝疫苗安全性均较高,可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描述截至2020年3月4日海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阶段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疫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特征、聚集性疫情、病例发病就诊情况分析、本地病例和重症病例情况分析。结果共报告168例确诊病例,其中重症36例,死亡5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亚等旅游热点市县。2020年1月13日出现首例病例,1月24日达发病高峰,2月6日后发病呈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为0.9∶1,年龄中位数51岁,50岁以上占54.8%。离退人员占比最高,占36.9%。2月以来本地病例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本地病例发病到就诊,首诊到确诊,发病到确诊和发病到入院时间中位数均大于输入病例。重/危重病例年龄中位数、患有基础疾病的病例比例均大于轻/普通型病例。重/危重症病例发病到就诊时间大于轻/普通型病例,但就诊到确诊时间前者小于后者。结论海南省疫情呈现3个阶段,从以输入性为主,发展为以本地病例发病为主,到低水平发病阶段。应加强服务行业人群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对所有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就诊意识,医疗机构应关注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病例病情变化。要加大返工后的疫情监测和入境人员的健康管理,巩固防控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并分析海南省近10年发生的常见过敏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案例图谱,摸索出切实有效的临床实用处理办法,为妥善处理过敏性异常反应积累案例经验。方法 各级预防接种单位按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通过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县级以上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和指导处置,收集相关图谱资料。结果 建立了我省常见过敏性AEFI案例图例、调查诊断和处置方法资源库,对指导各级过敏性AEFI诊断及处理发挥关键作用。2008—2018年海南省报告发现常见过敏性反应2 340例,居前五位的类型为:荨麻疹 1 866例(79.74%)、血管性水肿262例(11.20%)、斑丘疹108例(4.62%)、过敏性休克35例(1.50%)、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3例(0.56%)。各种过敏性反应治疗效果都很好,治愈率100%,只有喉头水肿这一严重过敏反应死亡1例,治愈率80%。结论 过敏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在AEFI中占比较大,是AEFI诊断处理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培训提高各级人员技能需临床治疗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图谱分析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海南省海口市2015年2月发现的1例新生儿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新生儿血液接种于血培养瓶,对培养出的菌株采用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技术鉴定、基因分型;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及14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新生儿血液中培养出的菌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与PCR技术鉴定、基因分型结果一致,均是B群脑膜炎奈瑟菌。该菌株MLST结果为序列型ST-7962,属无序列群分类。该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氯霉素、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利福平敏感,对左氧氟沙星中介,对复方新诺明、磺胺、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结论海南省发现新生儿感染B群脑膜炎奈瑟菌病例,应加强病原菌监测与研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应用防护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职业防护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和防护要求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应用防护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海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接触抗肿瘤药物科室的1200名护理人员,于2015年11月1日开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1200名护理人员,有效问卷1107份,有效率为92.3%,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35名,二级甲等医院372名。66.1%(732/1107)的护理人员没学过或只学过一点防护知识;不同年龄、护龄、接触抗肿瘤药物年限、学历、职称的护理人员的认知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认知状况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接触抗肿瘤药物年限(β=0.128),其次为学历(β=0.086)和暴露情况(β=0.078)。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培训,建立抗肿瘤药物防护制度,并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