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和安全管理的认识,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安全.[方法]对产后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安全管理的防范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使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法制观念和工作责任心,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的训练,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排除隐患是提高产科工作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香薰按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30例有自然分娩意愿的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观察与护理,观察组产妇除按常规观察护理外在第一产程加用香薰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时用药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缩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高于对照组,产时应用哌替啶、缩宫素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时安定应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产程中使用香薰按摩能减轻产时疼痛,缩短产程,产时用药少,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设立助产士门诊对孕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助产士门诊对孕产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加助产士门诊的100例孕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参加孕妇学校大课教学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讲座、技能培训及模拟演练示范、一对一咨询指导、交流解疑、参观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根据孕产妇的不同阶段特点予以系统、连续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黄伟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5):3469-3469
目的 探讨温开水擦洗产后会阴伤口效果.方法 将1 31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温开水和0.1%安多福擦洗,观察2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产妇感受及过敏情况.结果 2种擦洗方法的切口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舒适度温开水擦洗组高于安多福组(P<0.01).结论 使用温开水擦洗伤口简便、经济,产妇感觉舒适,不增加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产妇一体化服务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并符合要求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孕产妇一体化服务模式,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分段式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超过标准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低于对照组,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破膜、产程中哌替啶、缩宫素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程中安定的使用率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一体化服务模式能提高孕妇的认知及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减少产时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7.
黄伟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0):3076-308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正常分娩初产妇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 将710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368例和干预组342例.对照组按正常分娩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按常规护理之外,同时还进行会阴条件评估、在产程中鼓励并指导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减少阴道检查次数;持续给予支持、鼓励与赞扬;在第二产程让产妇自发性用力,并非鼓励性用力,并指导产妇控制性应用腹压,让胎头缓慢娩出等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会阴损伤,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会阴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 干预组会阴切开率(24.27%)低于对照组(85.05%),会阴完整率(21.64%)高于干预组(2.44%),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出现Ⅲ-Ⅳ度裂伤.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会阴切开率,减少会阴损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温开水擦洗产后会阴伤口效果。方法将131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温开水和0.1%安多福擦洗,观察2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产妇感受及过敏情况。结果2种擦洗方法的切口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舒适度温开水擦洗组高于安多福组(P<0.01)。结论使用温开水擦洗伤口简便、经济,产妇感觉舒适,不增加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分析与早期识别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以进行早期识别,预防母婴并发症.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胎头高直后位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6例产妇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临床后胎头高浮不衔接64例,占96.97%;潜伏期延长20例,占30.3%;活跃期阻滞22例,占33.33%;原发性宫缩乏力12例,占18.18%;继发性宫缩乏力16例,占24.24%;产妇产程早期出现便意感26例,占39.3%;膀胱尿潴留16例,占24.24%;肠胀气13例,占19.7%;潜伏期产妇出现疲乏无力40例,占60.61%.结论胎头高直后位很难从阴道分娩,须掌握其产程特点,实施早期识别对策,及时恰当处理,以减轻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