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典型髓样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严格的病理诊断学标准将病例重新分类为乳腺典型髓样癌和非典型髓样癌,比较两者间声像学特征的异同。结果:32例中有13侧重新诊断为乳腺典型髓样癌;另外19例为非典型髓样癌。13例典型髓样癌患者中的10例边界整齐光滑;全部19例非典型髓样癌病人没有一例边界光滑,或者边界呈锯齿状(16例),或者边界光滑伴局部不规则(3例)。非典型与典型髓样癌间肿瘤边界的规则性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如果超声检查提示肿瘤边界呈锯齿状或肿瘤边界光滑伴局部不规则,应行整个肿瘤的病理评估防止典型髓样癌的过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一例DDOD综合征先证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遗传学分析,探讨ATP6V1B2致病基因突变与先证者临床特征的联系,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一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伴指骨、牙齿发育异常的先证者(女,6岁)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父母的外周全血基因组DNA,采用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法筛查先证者的潜在致病基因位点,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用遗传学数据库资料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分析。结果二代测序和Sanger测序结果共同显示先证者存在ATP6V1B2 c.1517G>A (p.R506Q)杂合突变,其父母表型均正常且未检出相应的异常突变;遗传学数据资料和相关文献检索显示ATP6V1B2 c.1517G>A (p.R506Q)为新发突变;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ATP6V1B2 c.1517G>A突变会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理化性质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DDOD综合征者指骨和牙齿发育不全等表型异常。结论先证者ATP6V1B2 c.1517G>A (p.R506Q)为新发的致病性突变,该突变可能导致先天性聋伴甲发育不全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一对耳聋夫妇和其胎儿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为该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孕妇和其配偶的外周血和孕妇羊水,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发现疑似致病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通过Minigene技术针对可能导致异常选择性剪切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携带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基因(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3,TMPRSS3)的复合杂合疑似致病突变,孕妇配偶携带GJB2基因c.235delC的纯合致病突变。胎儿携带TMPRSS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父亲的意义未明的c.323-8T>C杂合突变以及来源于母亲的c.325 C>T杂合突变;采用Minigene技术检测发现c.323-8T>C杂合突变未导致明显的剪切改变。结论 TMPRSS3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孕妇耳聋的原因,GJB2基因纯合突变是导致孕妇配偶耳聋的原因,胎儿携带的TMPRSS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不会导致耳聋,夫妇再生聋儿的几率很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治疗肝脏囊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5例患者共98个肝脏囊性病变,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反复冲洗引流或冲洗置管引流,并注入治疗药物(无水乙醇、高渗盐水、抗生素溶液等),治疗后随访6~24月,观察患者的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囊肿直径进行性缩小,逐渐塌陷直至完全消失;部分病例囊壁、囊内容物出现钙化,治愈成功率为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35%,多表现轻微,无需处理或对症处理即可。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治疗肝脏囊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湖北省一个B1型短指(趾)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根据ACMG指南判定位点的致病性,发现疑似致病位点后对家系患者和未受累亲属的该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家系中所有患者临床表型符合BDB1的特征,c.2239C>T(p.R747X)这一杂合致病突变在家系中与BDB1共分离。这一突变产生了部分结构域缺失的ROR2截短蛋白,检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EXAC等多个数据库均未收录,是此前未发现的新的ROR2基因变异位点。进一步对R747及其上下游序列进行保守性分析,发现其在多个物种中高度保守。结论 首次报道B1型短指(趾)ROR2基因c.2239C>T突变,丰富了ROR2基因突变谱,结合我们报道的另一个ROR2终止突变,提示ROR2基因的终止突变可能是湖北省BDB1疾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7.
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母体血清标记物筛查、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的富集和分析、母体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的提取和分析等。各类技术近年发展很快,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对1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家系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和遗传分析,探讨HCM致病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联系。 方法:搜集该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外周血DNA、羊水细胞DNA、经培养的羊水细胞DNA,二代测序(NGS)筛查先证者的致病基因位点,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验证HCM致病候选基因 MYH7 和 MYBPC3 的可疑致病突变序列,并检测羊水细胞潜在的致病突变。用遗传学数据资料和Mutation taster、PolyPhen-2、ANTHEPRO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的致病性。 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 MYH7 c.1988G>A(p.Arg663His)和 MYBPC3 c.151G>A (p.Ala51Thr)杂合突变,其父亲表型正常且未检出异常突变,[JP2]其表型正常的母亲仅携带 MYBPC3 c.151G>A杂合突变。胎儿仅存在 MYH7 c.1988G>A[JP]杂合突变,而 MYBPC3 无异常变异。突变效应预测和蛋白质结构功能分析显示这2种错义突变分别影响蛋白质的疏水性和抗原性,且遗传学数据资料显示 MYH7 c.1988G>A为明确致病性突变。 结论:先证者 MYH7 c.1988G>A为新发致病性突变或由于其父母为生殖嵌合所致, MYBPC3 c.151G>A突变可能促进HCM的发生。胎儿虽然仅携带 MYH7 c.1988G>A,但其表型可能仍为HCM。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孕妇血浆中甲基化白细胞介素11DNA(M-IL-11)和非甲基化IL-11DNA(U-IL-11)的表达水平及IL-11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中、晚期妊娠孕妇各60例,以非妊娠期妇女60例为阴性对照组。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各组血浆标本中M-IL-11和U-IL-1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IL-11的水平,对妊娠组和对照组样本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妊娠妇女血浆中未检测到U-IL-11,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非妊娠妇女M-IL-11DNA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期、晚期妊娠妇女U-IL-11的水平明显高于早期妊娠妇女(P<0.05)。IL-11水平在孕妇组显著升高,且随着孕周时间延长,其含量不断升高。结论:M-IL-11不是妊娠特异性标志物,U-IL-11可作为妊娠特异性标志物,IL-11的检测有助于扩大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2基因沉默对精原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HSP70-2特异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载体,并转染大鼠精原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P70-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SP70-2、Cyclin DI、bcl-2和box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HSP70-2基因沉默组的HSP70-2蛋白表达量为0.93±0.13,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31±0.10(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Scrambled的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pGenesil-1-HSP70-2重组质粒组的PC3细胞在G1期出现明显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G1期阻滞细胞比例为(80.09±2.37)%,凋亡率为(7.44±2.41)%,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61.85±2.31)%和(1.09±0.57)%(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后细胞bcl-2、Cyclin D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HSP70-2基因沉默能诱导精原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yclin D1蛋白调节细胞周期并通过上调box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