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77篇 |
综合类 | 58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2):185-185
答: 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与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diseases),这两个术语的意义是不同的.胃癌的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系指胃粘膜上皮易于转变为癌的病理学改变,但其本身尚不具备恶性改变.现阶段得到公认的是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或称不典型增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是细胞的过度增生和丧失了正常的分化,在结构和功能上部分地丧失了与原组织的相识性.通常将胃粘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分为以下几种组织学发生类型: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4岁.因反复呕吐咖啡色样物及黑便2年,复发3天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咖啡色样物,解黑色稀便,伴乏力、头晕、心悸,无发热、腹痛、腹泻、返酸等,且反复多次发作,3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因诊断一直未明确而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反向Fick氏法和间接测热法测定心脏手术后病人的全身氧耗,并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和准确性。方法8例心脏手术术后病人,分别在入ICU后2h和6h时同时采用反向Fick氏和间接测热法测定病人的全身氧耗量。结果 间接测热法和反向Fick法测得氧耗分别是(16±30)ml·min-1·m-2和(127±23)ml·min-1·m-2,前者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后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92,P<0.01)。采用Bland和Altman统计分析提示两种测定结果的平均偏离值为(35.5±13.4)ml·min-1·m-2,其95%的分布范围是(9~62)ml·min-1·m-2,提示两种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两种方法测定心脏病人术后全身氧耗的结果有明显差异,其中反向Fick氏法的测定结果误差大、准确性差,而间接测热法是较好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在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53个脊柱)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行64层螺旋CT横断位容积扫描,多平面重建横断、矢状、冠状切面的二维图像及三维的MIP成像,分析比较各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结果 横断切面图像显示椎体纵、横形多处或单处骨折49个(92.5%),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4个(64.2%);矢状切面图像显示脊柱后突畸形28例(62.2%);矢状切面图像及冠状切面图像显示椎体前后部高度压缩37个(69.8%),椎体上终板或(和)下终板局部骨折塌陷19个(35.8%).共44处脊柱附件骨折,横断切面明确诊断39处,矢状切面显示35处,冠状切面显示33处.MIP成像直观显示所有骨折脊柱的空间结构及椎体间的旋转脱位6个(11.3%).结论 多层螺旋CT的MPR及MIP成像技术相互补充,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型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使用的效果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使用新型超声刀进行胃癌根治术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平均手术时间为(189.5±24.2)min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为(30.4±11.6)个,与传统手术相比明显增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手术视野清晰。本组资料术后无吻合口漏、淋巴漏、术后出血及手术死亡。结论新型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使用是安全的,并有助于提高胃癌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6.
7.
胃癌患者术中腹腔中应用高温化疗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腹腔内高温低渗液顺铂(DDP)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102例胃癌患者,在施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后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手术结束关腹前,对照组用常温(37℃)生理盐水腹腔内灌注,治疗组用高温(43℃)重蒸馏水合并DDP腹腔内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灌注前腹腔内脱落癌细胞检查阳性者,治疗后均转为阴性;1年、2年、5年生存率,无论根治性切除术还是姑息性切除术,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但仅1年生存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内高温低渗液顺铂(DDP)灌注化疗能有效地杀灭腹腔内脱落癌细胞,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T)的影响因素,排除"假性增高"和"假性降低"情况,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使用Coulter AC.T diff2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同时对250例标本进行PLT计数,并对比分析。结果血小板的检测方法、标本放置时间、小红细胞数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准确计数PLT。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对PLT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或报警时,应分析原因,进行手工计数或重新采血复检。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虽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很多患者就诊时病变已为进展期,其预后较差.对那些已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而言,静脉化疗加支持治疗在提高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支持治疗[1].5-FU、顺铂及阿霉素等都是进展期胃癌化疗的常用药物,但至今还没有一个"金标准"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33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自 1988年 1月至 1993年 4月共收治经手术确诊的胃癌 6 41例 ,其中早期胃癌 33例 ,占 5 %。现就早期诊断、治疗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中 ,男性 2 5例 ,女性 8例 ,男女之比为 3 1∶1。年龄 2 4~ 6 5岁 ,平均年龄 5 0 7岁 ,其中 5 0~ 6 0岁 15例 ,占 45 % ,为高发年龄组。2 .临床表现 :2 4例有慢性胃病史 (2 4/ 33,73% ) ,表现为上腹隐痛 ,不适等。 8例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食欲减退 ,上腹闷胀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偶有上腹部轻微压痛。3.诊断 :本组资料术前均经胃镜及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