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86篇 |
内科学 | 2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11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及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诊断?转归及治疗?方法:分析了1例Ph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Ph+-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 B-ALL)患者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1例Ph+-ALL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达沙替尼(100 mg/d)治疗15个月后出现静止状态胸闷气喘,血脉氧下降?胸部CT显示炎症和双侧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增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80 mmHg,少量心包积液?考虑双侧胸腔积液及PAH与达沙替尼相关,停用达沙替尼,给予西地那非?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胸腔积液迅速减少,2个月后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消失,4个月后肺动脉收缩压降至33 mmHg,心脏内结构恢复正常?结论:PAH是达沙替尼诱导的严重?致命但可以逆转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PAH需立即且终身停药?所以达沙替尼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监测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3 receptor,FLT3)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细胞计数、突变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68例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纳入研究,进一步对FLT3突变类型进行分类,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数据及血细胞计数,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0表达水平升高,CD8、CD16+CD56、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表达水平下降。按白细胞计数分组,CD3、CD4、CD8、CD19、IL?4、IL?10在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24、P=0.034、P=0.008、P=0.048、P=0.024);按血小板计数分组,CD19、CD1... 相似文献
4.
钱思轩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4):19-21
1 概述
巨幼细胞贫血是DNA合成障碍、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其中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占90%以上.患者不但有贫血,还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出现椭圆形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可有皮肤、黏膜、神经系统方面异常表现.本病常见于妊娠妇女和婴幼儿.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汉新 钱思轩 洪鸣 张亚平 陆化 张闰 张晓艳 陈丽娟 卢瑞南 张苏江 刘澎 葛峥 范磊 王莉 许戟 田甜 朱雨 仇红霞 徐卫 盛瑞兰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6):1330-1333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 相似文献
6.
R-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比较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标准CHOP方案与标准CHOP方案治疗初治CD20阳性的弥漫慢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同期(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非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9例在我院住院的初治DLBCL患者分为R—CHOP组和CHOP组,其中CHOP组36例,R—CHOP组33例,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生存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R—CHOP组23例(69.7%)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6例(18.2%),总有效率为88.5%,高于CHOP组;CHOP组17例(47.2%)获CR,11例(30.6%)获PR,总有效率77.8%(P=0.049)。尤其在男性、AnnArbor Ⅲ—Ⅳ和IPI3—5分的患者中,R—CHOP方案的CR率明显高于CHOP方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5和P=0.000)。R—CHOP组预计的平均生存时间(OS)为45.7个月,长于CHOP组的35.2个月,但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R—CHOP组预计的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8.5个月,长于CHOP组的24.6个月,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R—CHOP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等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而骨髓抑制情况与CHOP组类似: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阳性的DLBCL与单纯CHOP方案相比,能显著提高疗效,同时并不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探针D13S319和D13S25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q14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核型异常是MM主要的预后因素之一,13q14缺失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异常。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由于不受细胞分裂相影响,高纯度细胞分离的磁珠分选系统(MACS)富积了骨髓瘤细胞,二者可极大地提高MM核型异常的检出率。本研究用该技术和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和D13S25,对42例初治MM患者的13q14缺失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我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IgVH基因各家族成员的发生频率以及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29例CLL患者的IgVH基因突变,纯化PCR扩增产物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应用IMGT/V-QUEST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明确有无IgVH突变及突变位置.结果 21例患者有体细胞突变,占CLL患者的72.4%;8例无突变.VH3家族16例,占CLL患者的55.2%,其中体细胞突变13例,占81.2%;VH4家族11例,占CLL患者的37.9%,其中突变7例,占63.6%;1例(3.5%)IgVH 2-5*10发生体细胞突变;1例(3.5%)IgVH 7-4-1*02无突变;未发现VH1、VH5和VH6家族成员.结论 我国CLL患者IgVH基因家族表达比例与西方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种族和环境因素有关,这也可能是西方国家与我国CLL发病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阿糖胞苷(AraC)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治疗方案中的基础药物,在诱导缓解、缓解后巩固及复发后再诱导等各阶段均被广泛应用,但具体方案及使用剂量差异很大,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1~3)g/m2]在AML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许戟李建勇陈丽娟仇海荣钱思轩朱雨李丽许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5):16-18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初发的经骨髓常规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初步诊断的10例AML-M2、19例AML-M3,11例AML不能确定为M2或者M3的患者,进行FISH技术检测AML1/ETO和/或PML/RARα融合基因,进而协助诊断和指导治疗。结果10例AML-M2中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率40%(4/10);19例AML-M3中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89%(17/19),1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确诊为AML-M2;11例AML中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率18%(2/11),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45%(5/11),其余4例未检测到以上两种融合基因。结论FISH是一种敏感的分子遗传学的新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优点。对AML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帮助,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