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4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75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项目中三级甲等医院—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指标开展分析研究,以期探讨其管理方式是否有效可行,为社区病种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样本社区226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1-2017年的干预效果指标记录,以血糖、血脂和血压的达标情况为效果指标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完全达标组、一般达标组和不达标... 相似文献
2.
3.
羟苯磺酸钙对血液流变及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国产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药物羟苯磺酸钙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液粘滞度、红细胞脆性以及出血时间等影响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与结果羟苯磺酸钙0.15、0.21和0.30g/kg,灌胃 ,每日1次 ,连续3d ,可明显抑制ADP和胶原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其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明显降低大鼠血液粘滞度及改善大鼠红细胞中间脆性 ,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羟苯磺酸钙0.15、0.30和0.60g/kg灌胃 ,一次给药 ,可明显抑制大鼠颈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 ,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 ;对于小鼠 ,羟苯磺酸钙0.15、0.30和0.60g/kg 灌胃 ,一次给药 ,可明显对抗胶原诱导的血栓形成 ,其降低血栓引起的死亡和偏瘫率呈剂量依赖性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 ;能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的血液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Ⅱ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文献报道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性激素水平异常 ,而且性激素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血管病变、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近年来大多数文章认为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睾酮(T)降低、雌二醇 (E2 )升高、雌二醇与睾酮比值 (E2 /T)升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降低。有报道 :男性糖尿病病人的促卵泡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激素 (LH)以及雌二醇与睾酮比值显著高于正常人[1] 。…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on Willebrand因子变化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与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 3 3 4名 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合并微血管并发症但未合并大血管并发症者 3 2人作为微血管并发症组 ,并选择年龄与之匹配的无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55人作为无并发症组 ,观察二组患者血清vonWillebrand因子 (vWF)水平 ,并与年龄相接近的正常对照组 ( 4 0例 )比较。结果 :血清vWF水平正常对照组 0 .92U± 0 .44U/ml;无并发症组 1.15U± 0 .42U /ml ;微血管并发症组 1.3 7U± 0 .44U/ml;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WF、空腹血糖分别与糖尿病人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显著相关 (ExpB分别为 3 .0 2 3 ,1.3 3 7,P <0 .0 5~ 0 .0 1) ,以vWF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甘油三酯分别与vWF呈显著独立正相关 (B =0 .53 ,0 .3 5,0 .2 9,P <0 .0 5~ 0 .0 1)。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此变化随着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呈进行性加重。以vWF升高所反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甲襞微循环情况, 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 15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男性72例, 女性81例. 年龄57.0±10.0岁, 病程8.2±7.5年. 所有病例均由眼科医生散瞳查眼底, 部分行荧光造影检查, 确诊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采用放免法检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 确诊有无尿病肾病(DN), 同时测定患者的血糖、血压及血液粘度并观察其甲襞微循环情况, 包括微血管形成、微血管流态和微血管周围状态. 所有资料用SPSS6.0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DR者90例. 在这90例中并发DN者80例, 占88.9%, 非DR组63例中并发DR者38例, 58.5%, 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 与非DR组相比, DR组中SBP、全血粘度指标高切变率和低切变率均显著增高; (P<0.05, P<0.001, P<0.001); 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组合并DR者明显高于中、轻度异常组(P<0.05); DR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微血管血液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均显著高于非DR组, 而血液流速显著低于非DR组, 并有明显的细胞聚集和袢周渗出(P<0.05). 结论: Ⅱ型糖尿病并发DR和DR中并发DN与非DR组相比其SBP, 全血高低切粘度和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胃窦运动功能、胃电活动及NOS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所致糖尿病大鼠空腹胃运动、胃电活动及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改变。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二组 ,每组 15只 ,一组给予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 ;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 ,均喂养 6个月。将应力传感器和银 -氯化电极缝植于大鼠胃窦部 ,同步记录胃窦运动和胃电活动。并对大鼠胃窦组织进行NADPH 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及n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糖尿病大鼠胃窦运动频率及收缩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胃电慢波频率及振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糖尿病大鼠胃窦组织粘膜上皮、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9.
穴位体表血流量昼夜生理变化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瑞典激光多普勒血流仪PF_2型对21例(男10例、女11例)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病及心肺肝肾疾患的正常人(年龄22~37岁)进行24小时动态穴位体表血流量测定。测定部位为:双侧三阴交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双侧甲襞、指腹、耳心及膻中穴、鼻心穴、舌尖、舌左、舌右、舌中,共18个部位,每隔三小时测定一次即8:00、11:00、14:00、17:00、20:00、23:00、2:00、5:00共八次,每次每个部位测量30秒 相似文献
10.
DEXA在诊断糖尿病骨质疏松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测定14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腰椎(L1~L4)及股骨上端(股骨颈、Ward三角、股骨粗隆)骨密度,结果显示,不论男女患者>40岁以上各年龄组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糖尿病患者有骨量减少。腰椎及股骨上端相关分析表明腰椎(L1~L4)各椎体之间相关非常显著(P<0.001),提示腰椎各椎体骨密度丢失速度一致;腰椎与股骨颈、Ward三角、股骨粗隆相关显著(P<0.01),但相对较小,股骨上端Ward三角区骨密度减低最为显著。因此,股骨上端骨密度检测优于腰椎,一旦Ward三角区骨密度降低至2.0SD以下时,即应做出骨质疏松的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