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评效能的具体应用与收效。方法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应用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改进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评效能。结果通过调查问卷、教学联席会等发现影响临床能力考评的主要问题包括临床实践机会少、考核形式较单一、评分标准不一致、人文观念欠缺等;通过开放临床技能中心、细化考评标准、多元化考评模式的应用、强化人文医学等方法,提高临床能力考评的效度与信度;一系列改进措施实施后再通过问卷调查评估质量改进效果,总结并提出质量改进方案。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评效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验证其抗炎活性.方法: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在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中重结晶精制,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以化合物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毛裂蜂斗菜中分离得到6种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合模蜂斗菜螺内酯(1)、蜂斗菜内酯-B(2)、豆甾醇(3)、β-谷甾醇(4)、蜂斗菜内酯-D(5)和胡萝卜苷(6);化合物2和5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化合物2和5有明显的抗组胺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青葙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扩增的各种因素,建立并优化青葙SRAP反应体系,为分子水平鉴定青葙子及其伪品,探讨青葙不同种质问的亲缘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用CTAB法提取青葙DAN,设计Taq酶浓度(0.02、0.04、0.06 U/μL)、dNTP浓度(0.10、0.20、0.30 mmol/L)、Primer浓度(0.15、0.30、0.45μmol/L)3水平3因素试验和Mg2 浓度(0.5、1.0、1.5、2.0、2.5、3.0、3.5、4.0 mmol/L)8水平单因素试验.在25 μL体系中加入模板DNA 20 ng,对体系进行优化,用琼脂糖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了适合青葙的SRAP体系,在25 μL体系中,DNA为20 ng,Taq酶浓度为0.04 U/μL,dNTP浓度为0.30 mmol/L,Primer浓度为0.30 μmol/L,Mg2 浓度为2.5 mmol/L,优化后的体系目标条带增多,且比较稳定,重现性好,得到了较好的扩增效果.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适合青葙SRAP的研究.为从分子水平鉴定青葙子正品与伪品以及鉴定青葙不同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6.
7.
目的 探讨影响青葙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扩增的各种因素,建立并优化青葙SRAP反应体系,为分子水平鉴定青葙子及其伪品,探讨青葙不同种质问的亲缘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用CTAB法提取青葙DAN,设计Taq酶浓度(0.02、0.04、0.06 U/μL)、dNTP浓度(0.10、0.20、0.30 mmol/L)、Primer浓度(0.15、0.30、0.45μmol/L)3水平3因素试验和Mg2 浓度(0.5、1.0、1.5、2.0、2.5、3.0、3.5、4.0 mmol/L)8水平单因素试验.在25 μL体系中加入模板DNA 20 ng,对体系进行优化,用琼脂糖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了适合青葙的SRAP体系,在25 μL体系中,DNA为20 ng,Taq酶浓度为0.04 U/μL,dNTP浓度为0.30 mmol/L,Primer浓度为0.30 μmol/L,Mg2 浓度为2.5 mmol/L,优化后的体系目标条带增多,且比较稳定,重现性好,得到了较好的扩增效果.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适合青葙SRAP的研究.为从分子水平鉴定青葙子正品与伪品以及鉴定青葙不同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是提升住院医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导师制的内涵、起源和发展,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并探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葙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青葙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及纯化,并利用UV、IR、^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提取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青葙子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1~3,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豆甾醇(stigmasterol);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4、5,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daucosterol)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结论:化合物3、4和5为首次从青葙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