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假性增高的原因及其消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时出现结果假性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消除措施。方法在日立7060C生化分析仪上,使用循环酶法测定20份血清标本中的总胆汁酸(TBA)含量,然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向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10个项目后再测定TBA含量。结果在测定TC、HDL-c后再测定TBA,可造成20份血清标本中的TBA测定结果明显偏高,存在系统误差。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TC、HDL-c测定后可对TBA的测定产生试剂携带污染,通过合理安排TBA与这些项目的分析顺序,或设定特殊清洗程序,可有效消除TC、HDL-c试剂对血清TBA测定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中反应残留物对酶法测定肌酐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引起肌酐(Cr)酶法测定结果假性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在日立7060C生化仪上,分别使用新、旧的2套比色杯,并使用2种Cr酶法试剂测定Cr。结果日立7060C比色杯使用较长时间后,发现测定过总蛋白(TP,双缩脲法)的比色杯,经过仪器清洗后,若该比色杯紧接着用A品牌的Cr试剂进行测定,可引起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改用B品牌的Cr试剂,则未见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更换新的比色杯后,测定过TP的比色杯对这2种品牌的Cr试剂都不产生比色杯携带污染,测定结果都不假性增高。结论日立7060C比色杯使用较长时间后,有些项目的反应产物可一定程度的吸附在比色杯上,引起比色杯携带污染,从而对一些抗干扰能力较差的试剂和项目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引起肌酐(Cr)酶法测定结果假性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在日立7060C生化仪上,分别使用新、旧的2套比色杯,并使用2种Cr酶法试剂测定Cr。结果日立7060C比色杯使用较长时间后,发现测定过总蛋白(TP,双缩脲法)的比色杯,经过仪器清洗后,若该比色杯紧接着用A品牌的Cr试剂进行测定,可引起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改用B品牌的Cr试剂,则未见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更换新的比色杯后,测定过TP的比色杯对这2种品牌的Cr试剂都不产生比色杯携带污染,测定结果都不假性增高。结论日立7060C比色杯使用较长时间后,有些项目的反应产物可一定程度的吸附在比色杯上,引起比色杯携带污染,从而对一些抗干扰能力较差的试剂和项目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及抗胶原蛋白Ⅱ(CⅡ)抗体的异常表现。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2例RA及6例骨关节炎(O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SF)中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和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选用HSP-65和胶原蛋白Ⅱ(CⅡ)抗原诱导和分析患者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频率,采用经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和SF中抗CⅡ抗体以及IFN-γ、IL-10、IL-4和IL-12的含量。结果:RA患者关节SF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为1.09,显著低于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2.02);SF中CD3+/CD25+双阳性的活化T淋巴细胞占(15.9±9.6)%。SF中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较低,与外周血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趋化因子受体CD25+/CXCR3+表达量较高,为(16.0±4.0)%,远远高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仅为(0.5±0.3)%](P<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RA患者关节SF中抗CⅡ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血清以及OA患者SF和血清;RA患者SF中IFN-γ、IL-12的含量高于外周血。来自RA患者病灶关节SF单个核细胞(SFMC)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SP-65抗原和CⅡ的诱导具有更高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应答频率(分别为8.5×10-6和11.5×10-6)。结论:RA患者关节SF中存在高活化状态的T淋巴细胞,其对CⅡ的高克隆反应频率以及SF中高表达抗CⅡ抗体,均提示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浸润是造成患者病灶区组织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的价值。方法:采用ECLI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19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5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观察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精密度、回收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并分析ECLIA法与ELISA法间的相关性。结果: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1.8%、1.7%~2.4%,明显低于ELISA法(5.8%~8.6%,6.7%~9.8%)(P<0.01)。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回收率为96.7%~9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98.7%,与ELISA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96.7%。结论: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精密度较高,且对R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ELISA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初步分析人、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同源性的基础上,建立利用人源性CD3抗体诱导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
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技术。 方法: 从NCBI 查询获取人类、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各自的氨基酸序列,并用DNAMAN 软件进行序列
比对、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种T细胞膜上CD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离健康食蟹猴PBMC,分为
3组,A组加入抗人CD3抗体单刺激、B组加入IL-2单刺激、C组加入抗人CD3抗体和IL-2共刺激。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
长状态并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标志物CD3、CD4、CD8的表达。 结
果: 食蟹猴、猪的CD3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人类的同源性分别为86.9% 、65.6%,T细胞膜上CD3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人的79%、
17%。A组细胞不增殖;C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活性及CD3表达率[(93.8±3.6)% vs (70.3±4.7)%,P<0.01]均显著高于B组,细胞
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C组T细胞高表达CD3,T细胞纯度较高,且CD8 + T 细胞占比较多。 结论: 食蟹猴外周血
T淋巴细胞膜表面能表达和人同源性很高的CD3蛋白,在人源性CD3抗体、IL-2和1%PHA共刺激下能诱导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
细胞的增殖分化,获得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纯度较高的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氨基酸含量变化及脑活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奋性氨基酸(EAA)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中的地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近年来,国内在临床上常用脑活素治疗新生儿HIE,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在建立新生大鼠HIE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脑组织氨基酸含量,结合病理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初步探讨EAA在新生大鼠HIE发病过程中的地位及脑活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拔管期清醒程度、躁动程度。方法:选择行择期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0例,ASAI级,年龄2~9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组静注瑞芬太尼1.5μg/kg,舒芬太尼组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随后静注丙泊酚1mg/kg、维库溴铵0.08mg/kg,行气管内插管,持续泵注丙泊酚5mg/(kg.h),瑞芬太尼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h),舒芬太尼组则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记录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评价麻醉效果。观察并记录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5min、插管后30min清醒程度、躁动程度。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瑞芬太尼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较舒芬太尼组短;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5min瑞芬太尼组患儿躁动评分较舒芬太尼组高、清醒评分较舒芬太尼组低,拔管后30min两组躁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瑞芬太尼组清醒评分较舒芬太尼组仍低。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的麻醉,麻醉效果较好,苏醒较快,但麻醉拔管期躁动较舒芬太尼组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气管内与静脉应用利多卡因预防静脉慢诱导气管内全麻时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差别。方法:ASAⅠ~Ⅲ级患者40例,年龄10d至6月,体重2.6~8kg,随机分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组(组Ⅰ),2%利多卡因喉头和气管内喷雾组(组Ⅱ);监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3min,5min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SBP、DBP、HR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组Ⅱ比较,组Ⅰ插管时、插管后(1min、3min、5min)的SBP、DBP、HR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较喉头和气管内喷雾利多卡因能有效减低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内容上接 2 0 0 1年第 1 6卷第 3期内容 ) 四、胆红素建议 :1 .胆红素的检测在参考范围上限值处的测定总误差应为≤ 2 0 % (或 6.8μmol/L) ( III;B)。2 .男性和女性应有各自的参考范围。成人无需按年龄组划分参考范围。对儿童应设立相应的参考范围 ( III;B)。3.目前尚无对直接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的检验操作特性说明 ,因此检验部门应确保对绝大多数健康个体的直接胆红素检测值小于 1 .7μmol/L( III;B)。讨论 :胆红素有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两种形式。人体非结合胆红素清除率约为 5 mg·kg-1· d-1,或约 40 0 mg/d;非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