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62例(糖尿病组)和同期体检非糖尿病患者504例(非糖尿病组).两组均除外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和脏器功能不全,于空腹状态抽血化验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 非糖尿病组中甲状腺功能异常43例,发生率为8.53%,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7例(1.39%)、亚临床甲亢13例(2.5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8例(1.59%)、亚临床甲减15例(2.98%);糖尿病组中甲状腺异常148例,发生率为26.33%,其中甲亢19例(3.38%)、亚临床甲亢39例(6.94%)、甲减28例(4.98%)、亚临床甲减62例(11.03%),非糖尿病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 0.01或<0.05).糖尿病组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女性多于男性.糖尿病组TPOAb阳性率为34.34% (193/562),非糖尿病组为13.69% (69/5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TGAb阳性率为17.62%(99/562),非糖尿病组为15.28%(77/5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其中以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为主要表现,女性多见.糖尿病患者中,TPOAb、TGAb阳性率明显增高,提示甲状腺自身免疫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替米沙坦和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糖尿病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选用替米沙坦40 mg (43例)每天1次口服或卡托普利25 mg (43例)每天3次口服,疗程32周.治疗前后测定左室室壁厚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1)替米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2)替米沙坦治疗后左室后壁厚度与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卡托普利治疗后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亦无明显变化,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结论 替米沙坦使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显著逆转. 相似文献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