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心理障碍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90例结直肠癌造口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70%(203例)的病例作为训练集,30%(87例)作为测试集,根据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分为心理障碍组(MMPI≥60分)和非心理障碍组(MMPI<60分),比较训练集中2组一般资料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心理障碍相关因素,采用R软件基于训练集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剔除无效问卷2份(训练集、测试集各1例),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1%,其中训练集最终纳入202例,心理障碍组67例(33.17%),非心理障碍组135例(66.83%),2组性别、造口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造口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造口时间长、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SSRS评分高为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心理障碍的保护因素,造口并发症为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心理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三种PICC穿刺方法在儿童肿瘤疾病中置管的应用,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选择合适的PICC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确诊疾病行化疗的4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13岁,采用美国巴德公司4 F规格的PICC导管,其中28例使用盲穿法(A组)、12例使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组)、7例留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C组)行PICC置管术。观察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71.43%,B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91.67%,C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100%,三组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70,P=0.0243)。三组患儿疼痛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渗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体外断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过程中运用留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更适用于儿童的PICC置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三种PICC穿刺方法在儿童肿瘤疾病中置管的应用,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选择合适的PICC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确诊疾病行化疗的4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13岁,采用美国巴德公司4 F规格的PICC导管,其中28例使用盲穿法(A组)、12例使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组)、7例留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C组)行PICC置管术。观察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71.43%,B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91.67%,C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100%,三组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 P=0.0243)。三组患儿疼痛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渗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体外断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过程中运用留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更适用于儿童的PICC置管。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