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开展前后MSM 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的晚发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从中寻找现阶段需要优先干预的人群。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选取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的MSM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对晚发现病例和非晚发现病例进行时间趋势检验,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共5 764例, 晚发现比例为28.45%(1 640例)。以2015年为界, 晚发现比例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6.90%(P<0.001), 2010年后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样本来源于就诊医疗等因素在攻坚工程开展前后对晚发现的影响效应变化较大, 现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学生。结论攻坚工程前后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但晚发现仍不容忽视, 需针对常住人口、农民工和学生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2.
人类作为一个社会因素影响着气候的变化,气候作为一个自然因素也同样影响着人类生存,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国内外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速疾病传播媒介的扩散,同时也给媒介传播疾病的防控提出了挑战。现从气候变化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流行的影响和预测方法研究及今后的研究重点等几个方面,综述气候变化与媒介传播疾病暴发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生存情况,探讨影响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3年12月-2017年12月3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CDC)关爱门诊首次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2 174例患者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研究对象的死亡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群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影响其死亡的因素, 为制定相关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5 — 2017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累计报告感染HIV途径为同性传播的3058例确诊病例,对其行为特征及影响其死亡的因素进行描述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有3058例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年龄 < 40岁为主,占76.3 %,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专及以上为主,占67.1 %;同性性伴数 ≥ 3个占52.7 %,非婚性行为性伴数 ≥ 3个占42.0 %;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文化程度、同性性伴个数、接受抗病毒治疗和既往接受HIV检测是HIV阳性MSM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感染HIV的MSM者普遍存在高危行为接触史,应加强对该人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开展HIV检测,早发现早治疗,以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柳州市MSM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效果。方法 搭建社会组织-CDC/医院-药店(“三位一体”)的服务合作模式,通过社区宣传倡导,现场招募研究对象。收集入组研究满28 d参加者的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和随访检测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共有213名男男性行为者咨询暴露后预防用药,其中159人符合预防用药标准,接受服药154人。入组研究满28 d的132人,其中连续服药满28 d的118人、未服药满28 d的10人、因失访无法证实是否完成服药的4人。服药满28 d的服务对象中,94.1%(111/118)于暴露后4~6周接受了HIV随访检测,75.4%(89/118)于暴露后3个月接受了HIV随访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在“三位一体”模式下,发生HIV非职业暴露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可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HIV新发感染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流行情况,探索HCV感染是否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7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96例非糖尿病者(对照组)的血清进行抗-HCV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抗-HCV阳性率(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1.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3,P〈0.05)。但在所有年龄组中,只有60~69岁年龄组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1,P〈0.01)。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值比(OR)为2.44(95%CI 1.14—5.21)。结论HCV感染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西乙脑流行趋势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广西全区1960-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结果 1960-2010年全区共发生乙脑65 384例,死亡11 875例,年均发病率为3.3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1/10万,病死率为18.16%;发病流行以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为重,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59/10万和9.24/10万,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西开始持续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包括流行季节前突击接种和纳入免疫规划管理,1980-2000年代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5/10万,1.34/10万,0.44/10万;全区所有县和市辖区都有病例发生,但病例主要集中于桂西北、桂南和桂东地区,这些地区为乙脑的高发区;发病主要集中于5-9月份;患者以0~14岁农村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流行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经过持续多年的乙脑疫苗突击接种和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广西乙脑防控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西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为制定措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开诊以来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在2015年退出治疗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基本特征及脱失原因等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 330名研究对象,退出4 787人次,退出原因主要为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被抓(占44.4%),疾病/怀孕(占22.5%),不明原因或无法联系(占12.0%),因偷吸而被强制隔离戒毒(占7.0%)。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对门诊服药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家庭社会支持服务、强化咨询和心理指导等辅助性治疗服务,以降低脱失率,提高依从性,利于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生存情况,探讨影响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3 年12月 — 2017年12月3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CDC)关爱门诊首次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2 174例患者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研究对象的死亡概率、生存概率和生存率,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2 174例患者开始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35.35 ± 12.38)岁,平均观察时间为(64.34 ± 47.63)个月,截止观察终点14年生存率为89.79 %,总病死率为0.978/100人年,平均生存时间为158.27(95 % CI = 156.46~160.08)个月;Cox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治疗年龄、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结论  广西CDC关爱门诊抗病毒治疗患者累积生存概率较高,开始治疗年龄 < 30岁,CD4细胞计数 < 200个/μL,感染途径为同性性行为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建议加强对这类病人的临床诊疗和医学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和粮油因素对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相关因素。结果:将广西75个县作为整体,以2006~2010年乙脑发病率作为应变量Y,以经济和粮油指标的16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进入回归分析,先后入选的变量是第三产业收入(b3=0.001 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b5=0.000 4)、农民人均纯收入(b6=0.016 4)、居民储蓄存款(b7=-0.001)。结论:社会经济因素对乙脑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粮油产量对乙脑发病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