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火器伤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损伤2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及总结2例颅脑火器伤并颅内颈内动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手术、治疗方法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动态评估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组织灌流量,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Mül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中的主要胶质细胞, 其纵向跨越整个视网膜, 几乎与视网膜中的每一种细胞类型都有接触。因其独特的定位, 可以参与维持视网膜内稳态所需的各种功能。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在炎症的作用下内皮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眼底微血管病变。在PDR中, Müller细胞经历反应性胶质增生, 一方面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水平升高, 可导致瘢痕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损害玻璃体。由此可见, Müller细胞胶质化对于视网膜有着双重作用。另外, Müller细胞表达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1, LRP1), LRP1对新生血管和炎症有着密切联系。对Müller细胞、PDR玻璃体和LRP1展开研究可能为"趋利避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入图像血氧分析在室间隔缺损术后评价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深入图像血气分析方法对50例室间隔缺损肺高压(观察组)和50例室间隔缺损无肺高压(对照组)的术后6,12,24 h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的深入图像血氧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肺氧摄取和血氧运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织氧利用差(P<0.01),室间隔缺损肺高压组术后24 h与术后2,4 h比较肺氧摄取值更低(P<0.01)。结论深入图像血气分析可提供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等指标,反映出室间隔缺损肺高压术后在氧分压正常的情况下组织氧利用不良,较传统血气分析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492例3-36个月的婴幼儿VSD修补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9例(9.9%),心律失常43例(8.7%),肺动脉高压危象22例(4.4%),残余VSD16例(3.2%)。手术死亡26例(5.2%),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正常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采用肺动脉监测等监护措施,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岗位不同军龄士兵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应激状态下,参战一线士兵心理卫生状况,并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岗位士兵间症状因子评分的差异特征。方法:于2003—05/06选择北京解放军小汤山医院男性战士141人(包括机关士兵)为观察对象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并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狂、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分和总症状指数.采用1-5级评分。评估标准:单项因子分及总症状指数达到3分以上定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测试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让士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自我评定,独立完成。心理检测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与国内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战士均完成测试,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阳性症状人数分布: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阳性症状人数依次为躯体化1人(0.7%)、强迫症状13人(9.2%)、人际关系敏感10人(7.1%)、抑郁7人(5.0%)、焦虑3人(2.1%)、敌对5人(3.6%)、恐怖9人(6.4%)、偏执10人(7.1%)、精神病性5人(3.6%)。其中有一项以上分数达到3分者共30人,占调查人数的21.6%。②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平均分最高的因子为强迫症状,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最低的因子则是精神病性,中间由高到低依次是敌对、偏执、忧郁、焦虑、躯体化和恐惧。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差异有显著性。③机关兵的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分与非机关兵比较,前者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高于后者。④第2年军龄的战士总症状指数及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第4年军龄的战士。第2年军龄的战士恐怖因子分也明显高于第1年军龄者(t=2.37,P〈0.05)。结论:①参战一线士兵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狂、精神病性等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组,具有较高的心理异常发生率。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士兵的心理健康评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3岁以内患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及其危险因素,以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 对1993年1月~2001年12月间389例患儿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及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1岁、心胸比值(C/T)≥0.5、室间隔缺损直径≥1cm、合并肺动脉高压、补片修复缺损、主动脉阻断时间≥30min及术后低钾血症与术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结论 心律失常是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早期手术、缩短主动脉时间、维持术后24h内循环稳定、防止电解质紊乱和缺氧、酸中毒的发生,是降低3岁以内室间隔缺损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8.

血管生成是涉及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关键步骤,而促/抗血管生成因子又参与血管生成的始终,褪黑素是人脑松果体的合成产物,作用于人体各个系统。文章简述了褪黑素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及生理功能,归纳了褪黑素在不同条件下调控促/抗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MMP)在眼底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中参与血管生成; 此外,还总结了褪黑素调控多种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信号通路在眼底疾病中产生抗炎症、抗氧化、免疫反应等作用,从而得出了褪黑素在眼底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潜在治疗,以期为治疗眼底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大龄房间隔缺损患者心内直视术后心律失常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 (房缺 )大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年龄≥ 35岁的房缺术后患者 2 6 0例 ,观察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 ,分析其与年龄、心胸比值 (C/T)、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方式及房缺直径的关系。结果本组 2 6 0例中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4 1.6 % ,年龄≥ 5 0岁、C/T≥ 0 .6、房缺直径≥ 3cm、合并肺动脉高压补片修复为高危因素 (P <0 .0 1)。结论大龄房缺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 ,与年龄、C/T、房缺直径、合并肺动脉高压及手术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急性排斥反应是关系到心脏移植后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及时发现并控制急性排斥反应在临床实践中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心脏移植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超声心动图对移植心脏进行检查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相关文献,分析移植心脏心动图特点,供者心脏在受者体内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测量并比较相关指标,以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价值。结果与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及时无创的监测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在移植前受体评价、移植中监测及移植后随访中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由于病例数较少,且由于心脏移植患者在移植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可能对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有待于今后对心脏移植患者在移植后的相同时间段进行评价,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