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升结肠拖出根治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运用腹腔镜及超声刀技术对不能用经肛门拖出术式的小儿长段型巨结肠病例施行根治手术,充分发挥腹腔镜的微创手术优点,探讨其操作方法和特点。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01年11月收治的8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腹腔镜及超声刀技术施行升结肠逆时针翻转拖出(Deloyers法)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观察手术过程、术中出血、术后合并症的出现、大便排出等情况。术后门诊随访。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90-240min,平均218min。手术出血最多1例为20ml,余均少于5ml,无术后继发性出血,无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8例术后均在门诊复诊,随访3-20个月,所有患儿每日排便1-8次,无大便失禁或污粪。5例术后3个月大便稀糊状,半年后转成形大便。结论 应用腹腔镜超声刀技术可有效地施行升结肠拖出手术治疗长段型巨结肠,手术可弥补经肛门拖出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不足,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结扎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优势及手术经验。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4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本次入院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19,采用腹腔镜内环结扎术)和开放手术组(n=15,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对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儿监护人均于术前签署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开放手术组患儿术后,3例出现阴囊血肿,1例出现医源性隐睾。2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睾丸萎缩、阴囊积液及再次复发等其他并发症。②2组患儿中,男性患儿所占比例、月龄及初次手术为腹腔镜手术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10.7) min、(1.0±0.3) mL、(1.2±0.4) d、0,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开放手术组的(44.7±24.5) min、(2.3±1.3) mL、(3.3±1.0) d、26.7%;其住院费用为(7 547±820)元,则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的(5 488±1 218)元,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44,t=-3.859、P=0.002,t=-8.171、P<0.001,P=0.029,t=5.580、P<0.001)。 结论腹腔镜内环结扎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具有安全有效、术中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但住院费用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自Fredet和Ramstedt开始创用“幽门环肌切开术”以来,已获得了显著疗效,并成为外科治疗本病的标准术式。但是该术式在术中十二指肠损伤引起粘膜破裂的情况不时有发生。近年来,笔者采用粘膜下注射盐水法,先将粘膜层与肌层分离,再行肌纤维切开,手术效果满意,无出现粘膜穿破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腹腔镜下超声刀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应用经验.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6例,手术年龄3月一9岁,体重4—26公斤.手术中建立人工CO2气腹,腹部置3-4个套管。腹腔镜直视下使用超声刀,分离病变的结肠及直肠至盆底.于肛门齿状线上1.5cm环形切开直肠粘膜并向近端游离,完整剥出粘膜长约6.8cm,切断直肠肌鞘,拖出已游离的结肠,切除病变肠管,结肠近端与直肠粘膜齿状线上切口吻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lmin.手术出血最多l例20ml,余均小于5ml,术后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手术打击少,术后恢复快,应用超声刀有助于手术的施行.本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anti-Gr-1去除新生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去除MDSCs的效率和反应时间.方法 将50只BALB/c新生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根据不同时间点腹腔注射anti-Gr-1(15 μg);于出生后第9天收取肝脏、脾脏标本,并将各自充分研磨后的组织悬液通过Percoll液进行梯度离心,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肝、脾组织的髓源性抑制细胞(CD11b+Gr-1+)数量.结果 ①经anti-Gr-1注射4h后,实验组脾脏中的MDSCs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19±1.40)%比(26.01±2.26)%,t=20.266,P<0.05],并能有效维持24~48 h,去除率达到64.6%,当48 h后MDSCs百分比(16.87±3.49)%,去除率下降至35.1%;②经anti-Gr-1注射24h后,实验组肝脏中的MDSCs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8.98±1.03)%比(15.75±1.10)%,t=11.1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去除率为42.9%,至48 h后MDSCs百分比(4.57±0.95)%,去除率达到70.9%;③同一实验组,脾脏和肝脏各自的M-MDSCs/G-MDSCs比值区别较大.结论 Anti-Gr-1对肝脏、脾脏的MDSCs去除效率和反应时间不同:经anti-Gr-1注射后4~48 h,脾脏的MDSCs去除率为35.1% ~64.6%,而24 ~48 h后肝脏的MDSCs去除率为42.9%~70.9%. 相似文献
6.
Pentz—Jeghers综合征(PJS)又称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少见。本院1997年5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12例儿童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antegrade continence enema via appendi-costomy in situ to treat neurogenic faecal incontinence. Methods 13 patients with tethered cord syn-drome complaeated neurogenic faecal incontinence were performed appendicostomy in situ with intus-susception valve between June 1998 and December 1999 (male 9, female 4, age 6~13 years). After operation,enema were performed via stoma.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2 to 6 years later. All stomas are continent of faeces and flatus. Stoma stricture developed in 2 patients, and atresia in an-other 2 patients. Anus function were increased in 11 patients. Conclusions Antegrade continence ene-ma via appendicostomy in situ is a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neurogenic faecal incontinence. It can devel-ope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8.
任何手术都是一种程度不同的损伤,由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其生理解剖特点各异,且不同机体对手术也反应不一,因此某些患儿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现将一些小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述如下。1 休克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量锐减的一种反应,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也是小儿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小儿血量少,循环储备力低;新生儿凝血机制不完善,客易发生渗血,这些都是小儿易发生休克的生理因素。婴儿失血30 ml即相当成人失血 500 ml,故少量出血也可发生休克。小儿术后休克通常是由于术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阑尾原位造口顺行灌肠治疗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间对13例伴有大便失禁的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男9例,女4例,年龄6~13岁,全部施行阑尾原位造口附加阑尾套叠瓣手术,术后间断经阑尾造口插管灌肠.结果 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年.4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4个月、6个月停止灌肠后近2周发现造瘘口狭窄,2例经扩张治疗后狭窄消失,2例未行扩张,再2周后造瘘口闭塞.无发生造瘘口漏粪、漏气或插管困难,11例术后肛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阑尾原位造口施行顺行灌肠,可明显改善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顺行灌肠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阑尾炎手术后腹腔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本组对46例腹腔感染患儿及早准确做出诊断并及时采取引流,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结果 46例阑尾炎术后并确诊为腹腔感染的患儿经及时准确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7d,随访1~3年,无肠瘘,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儿童阑尾炎手术后腹腔感染较其原发病严重,故应重视预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