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对比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2例经保守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鼻咽部占位性病变,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对差异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内镜鼓膜置管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术后创伤小及恢复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的瞬态耳声发射(TEOAE)结果.方法 对30名(60耳)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耳鸣组)进行TEOAE检测,并与20名(40耳)正常无耳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耳鸣组的TEOAE检出率(78.33%,47/60)低于对照组(100%,40/40).结论 部分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TEOAE未引出,说明其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已有损害.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增生肥大 ,施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8年1月~2000年6月采用在鼻内窥镜监视系统下实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82例 (120侧 ) ,疗效满意 ,现回顾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82例 (120侧 ) ,其中男51例 ,女31例。年龄19~51岁。术前均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增生肥大 ,其中伴鼻窦炎手术治疗者19例 (30侧 )。1.2方法术前完善相关检查 ,控制高血压。术前肌注立止血、鲁米那钠、阿托品针。仰卧位 ,以1 %的卡因10ml加肾上腺素2m…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可有效减轻鼻部症状,缩小息肉体积,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且无明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疗效优于喷鼻方式. 相似文献
5.
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60岁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50月,治愈52例(76.5%),好转10例(14.7),无效6例(8.8%),总有效率91.2%.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一个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998年6月至2002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平均676岁。病程2~50年,平均125年。有前期手术史者28例,最多4次。68例均于术前常规作全鼻窦冠状位薄层CT扫描。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分型分期根据海口会议标准,I型2期2例;II型l期3例,2期32例,3期10例;Ⅲ型2l例。术前伴并存疾病者45例,23例心电图改变,包括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T波改变等;14例患高血压:10例患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3例;伴糖尿病3例。 2.治疗方法:术前… 相似文献
7.
徐隽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7):448-449
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喉科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大多采用手术摘除 ,但仍有很多学者主张非手术治疗 ,中医中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总结我院自 1 995年 6月~ 1 999年 8月采用金嗓散结丸治疗本病 1 2 5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 5例中男 5 1例 ,女 74例 ,年龄 2 1~75岁 ,以 31~ 5 0岁者居多 ,共 91例。病程 1年以上 78例 ,曾用其他中西药治疗无效 42例 ,声带息肉术后复发 1 7例。本组病例以间接喉镜或喉纤维镜检查作为诊断标准。 1 2 5例中声带小结 38例 ,声带息肉 87例。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