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72岁,因口干、眼干4年,间断发热半年,腹痛半月加重18h急诊人院,入院体格检查:T37.5℃,P100次/min,Bp105/70mmHg,R18次/min,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端正无畸形,眼睑无水肿,口角无偏斜,口唇无发绀。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预后及优化治疗方案与癌细胞浸润程度、淋巴结受累及腔外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准确的分期是制定胃癌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评估中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本文评价MS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NP-470(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胃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裸鼠皮下种植人胃癌细胞株,成瘤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皮下注射TNP-470 30mg/kg,隔日1次,连续8次后,处死动物,测定瘤重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实验组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NP-470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治疗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小肠出血约占消化道出血3%-5%[1],小肠血管源性肿瘤和小肠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更是临床少见病,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检查手段的局限等,临床诊断特别是定位诊断困难,治疗棘手。  相似文献   
5.
例1,男,66岁,因上腹部间断性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辅助检查:胃镜:贲门、胃体上段可见巨大不规则溃疡,底不平,表面有污秽苔及坏死物质,边缘不齐,周围黏膜堤样隆起,质地脆,易出血,病变累及食管下段、贲门、胃体上段及部分胃底;胃体、胃窦交界处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胃肠道不典型类癌13例,均为2008年1月—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入院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7岁。术前检查均无肝及肺转移,其中肿瘤最小2cm×2cm×2cm,最大22cm×15cm×9cm,直径均≥2cm。肿瘤位于胃9例,其中5例位于胃窦,2例位于胃小弯,1例位于大弯前壁,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生成素(survivin)与贲门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贲门癌VEGF-C和survivin表达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贲门癌VEGF-C阳必表达为60.9%(39/64),survivin阳必表达为54.7%(35/64).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和T分期(P=0.001)相关。surviv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22)、淋巴结转移(P=0.001)和T分期(P=0.001)相关。VEGF-C表达阳性组survivin表达高于VEGF-C表达阴性组,VEGF-C与sur-vivin呈正相关性(P=0.00305)。VEGF-C阳性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225),survivin阳性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036)。结论 VECF-C和survivin对于判断贲门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均可以作为贲门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女性腹股沟斜疝发病率低,在临床上不常见,双侧腹股沟斜疝更为少见。本文撷取较罕见的1例,对其病理解剖及其术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增加临床医师对女性腹股沟疝的认识。1病历摘要患者女,64岁,50年前发现左下腹可复性肿物,未予治疗。28年前右下腹出现可复性肿物,2年前开始隐痛。患者于2010年10月14日来我院就诊。既往5个月前行脑膜瘤切  相似文献   
9.
<正>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贲门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特别是在美国以及欧洲,其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增加了近6倍,目前在美国男性贲门癌的发病率以每年4%~10%的速度逐年升高,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1],比例可达所有胃癌患者的一半左右[2]。贲门癌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其发病部位在胃及食管交界处,大大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外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与胃癌的危险性增高密切相关。1994年HP被WHO定为人胃癌的I类致癌原。相关研究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单纯的流行病学资料不能再深入了解HP与胃癌的关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加关注HP致病因子、免疫疫苗以及其致胃癌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