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宝印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0,8(2):151-154
由于储存条件不当或经高温煎炸食品时,食用植物油往往发生变质,产生多量过氧化物或醛类物质。这些物质经实验研究证明对机体是有害的,也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食用油的质量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都规定了相应的卫生要求。其中过氧化值(POV)测定是理化指标中常用的一项,所用测定方法为碘滴定法,该法虽比较准确但操作不便。油脂过氧化物的分解产物之一为丙二醛(MDA),丙二醛能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acid)产生紫红色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并参考有关资料作者新设计一种光度法,定量测定食用油中丙二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以改良的血清过氧化脂质测定法,对北京地区某军队干休所的老年人进行了秋季与春季的血清过氧化脂质测定.受检者秋季为67人,平均值为4.679μmol/L;春季为108人,平均值为5.714μmol/L,两者比较t=7.1295,P<0.001,表明差异非常显著.可能原因有二:一为春季摄入食物中维生素C偏少,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二为春节期间可能摄入了经过贮存的油脂过氧化水平较高的食品. 相似文献
3.
4.
多年来,应用免疫沉淀反应来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抗原成分已成为常规方法,但到七十年代末期人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用分析仪器来直接测量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出现了许多免疫化学自动分析仪器,BLN 激光比浊仪(Behring LaserNephelometer)就是其中之一。该仪器由检测器、自动输送系统、稀释器和电子计算机四部分组成,采用氦-氖激光为光源,波长632.8mm。其测定原理是当抗原和抗体在稀溶液中反应时,迅速地形成 相似文献
5.
糖血红蛋白(GHb 或 HbA_1是血红蛋白β链 N-末端缬氨酸连接有己糖基,这是成人血红蛋白中少量的正常成份。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升高可导致 GHb 量增加。血红蛋白的糖化经两步非酶促化学反应形成。第一步,葡萄糖和血红蛋白形成不稳定的醛亚胺键(Aldimine linkage),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它便解离。第二步是不稳定的醛亚胺经 Amad-ori 重排形成一稳定的氨基酮键(Ketoamine 相似文献
6.
崔宝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2,(3)
肌酐测定的化学反应有:肌酐和碱性苦味酸盐反应,萘醌反应,硝基苯甲醛反应,二硝基苯甲酸反应,纳氏试剂反应等。其中以碱性苦味酸盐反应最常用。雅菲(Ja-ffe′)氏于1886年介绍肌酐和苦味酸在碱性溶液中呈色反应时就指出它的非特异性,当时认为丙酮有干扰。以后其它研究者指出葡萄糖、双醋酸酯、丙酮酸,抗坏血酸、胍基醋酸内酰胺、氨基马尿酸盐、蛋白质、果糖以及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等亦有干扰。 相似文献
7.
适宜营养素组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人体效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离体干部260人,男性258人,平均年龄为62.6±3.8岁,采用膳食改善前后自身对比,观察14个月。结果,膳食组成中脂肪从总热能的32.9%下降到26.8%,动物脂肪从49.0%降到39.0%,蛋白质从12.5%增加到13.0%,肥胖人数从33.3%减少到24.8%,高血压者从31.3%降到20.7%,高脂血症出现率从32.2%降到26.4%,高血糖者的出现率从16.4%降到14.2% 相似文献
8.
9.
血清肌酸测定通常采用间接测定法,即无蛋白血滤液经加酸加热处理,使肌酸脱水产生肌酐,再由测定加热前后肌酐之差值求得肌酸含量。由于需两次测定,干扰因素较多,往往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参考有关资料采用肌酸与α-萘酚和双乙酰在碱性条件下显色原理,应用于血清肌酸直接测 相似文献
10.
目前,血清肌酐的测定,多采用钨酸除蛋白后,碱性苦味酸显色法,该法用血清量较大,操作也较烦琐。近些年来已有血清不除蛋白测定法的报道,这些方法虽然省去了除蛋白的操作步骤,但有的须作血清空白对照管,血清用量仍较大(1毫升),操作亦不够简便;有的用血量虽然少了,但需时较长。为了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