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无症状性脑动脉狭窄飞行人员的预后。方法 随访诊断为无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3例飞行人员,观察其脑血管事件、脑动脉狭窄的进展程度、脑灌注情况及飞行状况。结果 3例无症状性脑动脉狭窄飞行人员,随访3~72个月,均未发生急性症状性脑血管事件。其中1例为左侧颈内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及灌注均无变化,航空医学鉴定结论:特许飞行合格,放飞后截止投稿日已飞行1 600 h。其余2例分别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和左侧大脑前动脉狭窄,脑血管造影及脑灌注提示侧支循环好,航空医学鉴定结论:特许飞行合格,放飞后截止投稿日飞行时间分别为500 h和150 h。结论 部分无症状性脑动脉狭窄飞行人员经过全面详细评估与严密监测后是可能安全飞行的,但其对飞行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84例,有主诉颈、肩或背部疼痛不适,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n=92)和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组(n=92)。所有患者入组前和治疗6周后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焦虑和抑郁症状。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75%则为显效,减分率≥50%则为有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01),且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组HAMA评分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 <0.01);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01)。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组显效率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28.2%vs. 13.3%,P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治疗存在颈肩背部疼痛不适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豨莶通栓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陆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和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共同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轻中度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口服豨莶通栓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59例(安慰剂),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90d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4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47±0.21)分vs(7.50±0.34)分,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3.47±0.21)分vs(5.72±0.43)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90d预后良好48例(81.4%),预后不良11例(18.6%),对照组90d预后良好39例(66.1%),预后不良20例(33.9%)。2组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药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豨莶通栓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轻中度患者,可提高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泡沫化是否与干扰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方法 组织贴块法培养C57BL/6J背景野生型及TLR4基因敲除(TLR4-/-)小鼠主动脉VSMCs.油红O染色观察VSMCs内脂质聚积;酶法检测VSMCs内胆固醇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SMCs TLR4蛋白表达;ELISA方法检测VSMCs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 ox-LDL刺激VSMCs 48 h显著诱导细胞泡沫化;ox-LDL诱导VSMCs泡沫化过程中伴随着TLR4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的上调;而对于TLR4-/-型VSMCs,ox-LDL刺激并不能有效诱导VSMCs泡沫化及IL-6、TNF-a表达上调;APN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VSMCs泡沫化,伴随着TLR4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6、TNF-a表达的下调.结论 APN可通过干扰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抑制ox-LDL诱导的VSMCs泡沫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医患关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于本院急诊科18岁以上就诊的患者,采用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医患关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324名患者的调查问卷被纳入分析,其中投诉组(实验组)患者68名,非投诉组(对照组)患者256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药物选择是否合理(P=0.000;OR=4.066)、药物的价格是否合理(P=0.002;OR=2.941)、是否认真倾听患者陈述(P=0.000;OR=4.466)、治疗方案选择是否征求患者意见(P=0.014;OR=4.736)、医护人员讲话的表情是否良好(P=0.000;OR=8.715)为影响医患关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药物选择是否合理、药物的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认真倾听患者陈述、治疗方案选择是否征求患者意见、医护人员讲话的表情是否良好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急诊科日常医疗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PV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泡沫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来源主动脉VSMC不加任何试剂刺激作为对照组,另将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和Toll样受体(TLR4)基因敲除(TLR4-/-)雄性小鼠来源主动脉VSMC使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80μg/ml刺激72h,建立oxLDL细胞模型,依次作为oxLDL组、辣椒素组(造模前预先用辣椒素50μmol/ml刺激VSMC 12h)和TLR4-/-组,每组5例。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VSMC内脂质聚积情况;检测VSMC内胆固醇、TRPV1、TLR4蛋白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TNF-α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VSMC泡沫化程度、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TLR4及其介导的IL-6[(44.03±3.76)ng/L vs (25.64±4.84)ng/L]、TNF-α表达[(155.64±13.32)ng/L vs (89.86±9.18)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R4-/-组和辣椒素组VSMC泡沫化程度、胆固醇水平、TLR4及其介导的IL-6、TNF-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xLDL组比较,辣椒素组VSMC中TRPV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同时伴随VSMC泡沫化程度、胆固醇水平、TLR4及其介导的IL-6、TNF-α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活TRPV1可通过干扰TLR4介导的炎性反应抑制VSMC泡沫化。  相似文献   
8.
尹延伟  张中东  胡爱民 《河北医学》2012,18(12):1736-1740
目的:探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提高对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23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23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平时口服双胍类降糖药控制血糖者有20例(87.0%);有明确感染病史的患者19例(82.6%);肾功能不全患者11例(47.8%);心功能不全患者8例(34.8%)及肝功能异常患者5例(21.7%).经积极治疗,23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抢救成功18例,死亡5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双胍类降糖药,并发感染,器官功能异常等其他情况时能够增加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发病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与漏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临床医师对隐匿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病症的认识。方法:总结分析327例隐匿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归纳出该病症的临床特点、合并症分布及发病诱因。结果:①"持续不缓解的头痛"是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特点;②该病症主要发生在61岁及以上的年龄患者,占本组病例的71.25%,与非老龄组比较,P﹤0.01;③便秘、疲劳、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情绪剧烈变化等是最为常见的发病诱因;④隐匿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好发部位按概率分别为硬膜下腔37.6%、脑叶33.3%、外囊16.2%、蛛网膜下腔12.8%,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2±4.7mL、9.7±4.2mL、4.1±1.8mL、6±2mL。结论:提高对隐匿性自发性颅内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积极使用必要的辅助检查设备,尤其是头颅CT扫描,可大大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