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托出式脾门入路淋巴结清扫治疗胃癌及远期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胃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42)与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保脾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联合组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托出式脾门入路淋巴结清扫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识Kartagener’s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5例Kartagener’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22.8岁,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结果Kartagener’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有家族倾向,其特征性表现为内脏转位一支扩及副鼻窦炎三联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可伴嗅觉减退乃至丧失、听力异常、不育等,少数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目前认为Kartagener’s综合征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一种亚型。本研究中15例患者的胸腔及腹腔内脏完全转位,伴有支气管扩张症,全部患者均可见上颌窦炎,8例合并筛窦炎。结论Kartagener’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结合CT特征性表现及家族史等有助于早期诊断,积极控制感染,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11岁 ,山东省兖州市人。 2 0 0 1年 4月13日 10 :0 0兴隆庄煤矿职工子弟学校医务室为学生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10 380 2 ,有效期 2 0 0 2年 10月 )。患儿无接种禁忌证 ,按操作规程常规消毒皮肤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于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疫苗0 5ml。接种后 15min ,患者诉接种侧肢体疼痛 ,接种侧肢体强直性痉挛、震颤 ,不能自主活动。体检 :体温36 5℃ ,脉搏 90次 /min ,呼吸 2 2次 /min ,血压 113/75mmHg ;患肢肌肉高度紧张、震颤 ,感觉正常 ,被动活动时震颤消…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球误诊为周围性肺癌23例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球与周围性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肺结核球CT误诊的原因,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3例肺结核球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球和周围性肺癌都有一些特征性影像学特点。结论提高对肺结核球和周围性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认识,才能有效地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科学的健康指导和全方位的医护。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方法对33例2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结果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是终身性的,医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科学管理。通过健康教育,建立起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栓——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可疑羊水过少引产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妊娠足月未破膜,合并可疑羊水过少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普贝生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普贝生组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引产,催产素组常规静滴催产素引产,观察胎心、羊水情况,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和分娩情况。结果普贝生组宫颈评分较催产素组显著提高(P〈0.05);普贝生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P〈0.05);普贝生组的剖宫产率(10.00%)低于催产素组(43.33%)(P〈0.05)。结论普贝生用于可疑羊水过少引产较催产素引产时间短,并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下肺叶结核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下肺叶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5例,女23例,好发于青壮年,18~35岁者占83%。结果X线检查发现病灶位于下叶背段最多;病灶性质包括渗出性病灶(45%)、增殖病灶(18%)、混合性病灶(37%);主要形态有小叶肺炎型、浸润型、团块型、肺脓肿型和支气管播散型。结论X线正侧位胸片检查对下肺叶结核诊断有较高价值,但仍有部分病例须结合其它检查手段确诊。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初次剖宫产对孕妇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本文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建册并分娩第二胎的单胎孕妇1 357例,其中失访39例,排除孕周>20周的48例,合并内外科疾病的52例,最终纳入本研究1 218例.按初次妊娠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550)和阴道分娩组(n =668),比较两组母婴结局. 结果 剖宫产组孕妇产后出血(32.4%)和胎盘植入综合征(2.4%)的发病率高于阴道分娩组(8.1%和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围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风险有升高趋势(RR=2.02,95% CI:0.48 ~ 8.55). 结论 剖宫产对孕妇再次妊娠造成不良影响,应严格遵循剖宫产指征,尽可能地减少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