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5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29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50篇 |
口腔科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136篇 |
内科学 | 96篇 |
皮肤病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68篇 |
外科学 | 78篇 |
综合类 | 320篇 |
预防医学 | 165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38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74篇 |
肿瘤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得气”的自主神经效应。方法:以84例健康青年女性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得气组、不得气组和空白组。得气组针刺右侧足三里,深度2.5 cm左右,提插得气,行针5 min后出针;不得气组针刺足三里,深度0.4 cm,不提插,不得气。两组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30 min与60 min行心率变异检测。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也在相应时段行心率变异(HRV)检测。指标包括:总功率对数(ln TP)、极低频对数(ln VLF)、低频对数(ln LF)、高频对数(ln HF)和低/高频比值对数(ln LF/HF)。针感强度采用麻省总医院针感量表(MASS)评估。结果:干预后即刻与干预前差值,得气组与不得气组、空白组比较,ln TP、ln VLF和ln L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ln H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不得气组比较,ln 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间HRV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气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肺内多发结节病例的临床特点, 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收治的2例川崎病合并肺内多发结节患儿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3个月婴儿,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符合川崎病诊断,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内多发结节, 病原学、免疫学及肿瘤相关检查结果均阴性, 接受川崎病治疗后随访肺内结节逐渐消失。结合既往文献及本报道共10例川崎病合并肺内结节患儿, 90%为3~6个月龄婴儿, 80%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患儿均有2个以上肺内结节样病变, 分布无明显规律, 大小不等, 80%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受累, 除1例患儿疾病急性期死亡, 其余患儿肺内结节在12 d~1年消失。结论川崎病可能合并多发肺内结节, 尤其是小月龄婴儿, 患儿多表现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易合并冠状动脉病变, 这可能与川崎病引起肺部血管受累有关, 预后多良好, 肺内结节可随川崎病治疗和病程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后组神经间隙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治疗的166例面肌痉挛患者,按照Ubogu和Zaidat的标准,42例患者符合VBD诊断标准,为VBD组,其余124例患者为常规组, 手术方法及术者无差异。结果:VBD组与常规组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VBD组整体治愈率90.5%,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迟发面瘫1例,听力下降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1.9%。常规组整体治愈率92.7%,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面瘫2例,听力下降3例,耳鸣2例,饮水呛咳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61%。两组在治愈率方面疗效相似(P=0.638);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但VBD组延迟缓解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VBD导致桥小脑角空间狭小,使得手术难度显著增加。MVD从后组颅神经间隙进入进行架桥式操作,可以降低椎动脉对面神经的张力,进而抬起椎动脉,寻找真正责任血管,有效避免小血管的遗漏和分支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与常规组相仿。VBD合并面肌痉挛患者术后有一定的延迟缓解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柴芪益肝颗粒(CQKL)对Hepa1-6 肝癌细胞移植C57bl/6小鼠肝癌组织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C57bl/6 小鼠肝癌模型,24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予柴芪益肝颗粒灌胃(273 mg/20 g),1次/d;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4 mL/20 g灌胃,1次/d;5-FU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5-FU[20 mg/(kg·d)];各组用药及处理均连续3周.观察各组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C57bl/6小鼠肝癌组织中OPN和MMP-2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和5-FU对照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8.52%和61.4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5-FU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作用弱于5-FU.柴芪益肝颗粒能抑制OPN和MMP-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芪益肝颗粒对肝移植瘤有一定的抑瘤及抗转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的OPN和MMP-2表达有关,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一、上肢牵伸1.肘关节伸直肘屈肌群牵伸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治疗师站在患者牵伸侧,内侧手放在肱骨近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外侧手被动牵伸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屈肘肌群。2.腕关节伸展屈腕肌群牵伸患者体位仰卧位或者坐在治疗床旁,前臂旋前使掌心向下,腕伸出桌沿。治疗师坐在牵伸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牵拉腕屈肌群,同时允许手指被动屈曲。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直肠癌患者应进行准确的术前分期,以指导制定适当的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案。随着经直肠超声(TRUS)、磁共振(MRI)和多层螺旋CT(MSCT)临床应用的发展,应用影像学手段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日益引起临床医师和学者们的重视。MRI、MSCT、TRUS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各有差异,联合应用以上三项检查手段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评估更加准确、科学和系统,可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价的客观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2q11.2区微重复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报告为22q11.2区微重复的8例胎儿的产前诊断指征、胎儿超声检查情况、染色体核型、父母CMA检测结果、妊娠结局、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胎儿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21三体高风险6例、胎儿颈项皮肤皱褶(NF)增厚1例、母亲染色体平衡易位1例。胎儿超声检查结果胎儿NF增厚1例,胎儿侧脑室增宽1例,未发现异常6例。CMA检测结果提示,22q11.2区域微重复片段大小为651 kb~3.2 Mb。6例胎儿通过父母的CMA溯源,均来自正常表型的父母一方,2例父母拒绝溯源。引产2例,继续妊娠6例。继续妊娠胎儿出生时外观正常,随访至今最大年龄3.5岁,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正常5例,生长迟缓1例。结论: 本组22q11.2区微重复胎儿出生前后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均遗传自无任何异常症状的父母一方,提示对22q11.2微重复胎儿应当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8.
小儿漏斗胸矫形中年龄与术式选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小儿漏斗胸矫形中年龄与术式选择关系的探讨江伟富雷学锋孙劲松田俊严刘志强贺延儒1991年以来我们对不同年龄组的漏斗胸病儿进行了不同术式的观察,以比较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对矫形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46例,女12例。3岁以下2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过程中,采用主动结扎关闭间隙时,两种施力方式关闭拔牙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30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配对,共配成15对,分为A、B两组,两组均采用主动结扎法关闭间隙,A组施力于弓丝上(弓丝法),B组施力于牙上(牙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上颌牙齿移动的测量研究。结果:两种方法关闭间隙时,在所耗时间、前牙后移比率和消耗支抗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垂直方向上,弓丝法压低前牙0.5mm,牙列法压低前牙0.25m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主动结扎关闭拔牙间隙时,采用施力于牙列上或施力于弓丝上的方式都可以,两种方法都能有效的关闭间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术(PG)和全胃切除术(TG)的预后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确诊为胃癌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因胃上部癌接受胃癌根治术的363例患者,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G组(178例)和PG组(185例)。结果与PG组相比, TG组患者的肿瘤直径>4 cm、大体类型为BorrmannⅢ型、术后病理分期为Ⅲ期的比例更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87P=0.002;χ2=24.897, P=0.001;χ2=6.257, P=0.044)。PG组和TG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4.3%(95%CI:45.1%~50.5%)和60.6%(95%CI:41.3%~47.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再次比较发现两组间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6)。经化疗亚组分析发现, TG组与PG组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结论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PG与TG的预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