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68篇 |
免费 | 546篇 |
国内免费 | 2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2篇 |
儿科学 | 126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392篇 |
口腔科学 | 100篇 |
临床医学 | 804篇 |
内科学 | 504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87篇 |
特种医学 | 219篇 |
外科学 | 575篇 |
综合类 | 184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825篇 |
眼科学 | 51篇 |
药学 | 817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580篇 |
肿瘤学 | 3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152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234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422篇 |
2012年 | 569篇 |
2011年 | 661篇 |
2010年 | 618篇 |
2009年 | 518篇 |
2008年 | 545篇 |
2007年 | 511篇 |
2006年 | 475篇 |
2005年 | 408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浓度5-Fu 24-小时持续化疗和高浓度5-Fu短时间化疗对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低浓度(1000.0μg/L)的5.Fu对BEL-7402肝癌细胞株进行持续24小时的培养(A组),用高浓度(50000.0μg/L)的5-Fu对BEL-1 7402肝癌细胞株进行2小时培养(B组),在培养后的不同时间点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A组结果显示:0h、4h、8h、12h、16h、20h和24h的S期细胞的百分数分别为25.23%、32.35%、39.28%、41.05%、46.02%、47.00%及47.14%。B组结果显示:0h、4h、8h、12h、16h、20h和24h的S期细胞的百分数分别为24.68%、68.43%、46.67%、43.67%、35.42%、33.22%及32.96%。结论5-Fu引起的S期细胞周期阻滞不但和浓度相关,也和作用时间相关。低浓度(1000.0μg/L)的5-Fu持续化疗较高浓度(50000.0μg/L)的5-Fu短时间(2小时)化疗更容易引起BEL-7402肝癌细胞株S期阻滞。 相似文献
2.
复式脉冲低能量ESWL治疗肾结石76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式脉冲HB-V型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复式脉冲HB-ESWL-VG型低能量碎石机治疗直径<2.0 cm的各类肾结石769例,治疗工作电压3~9 kV,平均冲击次数2 300次.结果肾盏结石总粉碎率为97.4%,其中上中盏结石复打率为13.1%,术后3个月排净率为89.4%,下盏结石复打率为17.3%,排净率为81.5%;肾盂结石粉碎率为98.3%,复打率为6.1%,术后3个月排净率为93.0%.结论复式脉冲低能量ESWL治疗肾结石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复打率低、无严重并发症、副作用少之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去除金属离子的金属硫蛋白(ApoMT)对镉金属硫蛋白(CdMT)肾毒性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独给予CdMT比较,ApoMT能降低尿蛋白量和尿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并能促进尿Cd的排泄。肾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肾近曲小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提示ApoMT对CdMT肾小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萎缩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手术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00年2月~2007年12月采用无萎缩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60min,无需要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13例术后3个月复查“B”超、IVU均无结石复发和积液。无肾萎缩。结论无萎缩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满意、安全,取石彻底,并发症少,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Preparation of Aminated Macroporous Polyvinyl Alcohol Resins and Evaluation for Bilirubin Adsorption
WANG Wei-chao ZHANG Sheng-nan HU Yue-han XIE Hui OU Lai-liang YU Yao-ting KONG De-ling GU Han-qing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2008,17(3)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epared macroporous polyvinyl alcohol beads. A series of bilirubin adsorbents were generated by immobilization of eight amine agents to the beads as ligands. The adsorption of bilirubin was evaluated by in vitro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adsorbents have excellent adsorption efficiency and capacity. Among the eight ligands, trimethylamine (TMA), triethylamine (TEA) and 1,6- hexanediamine(HDA) showed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an be achieved in half an hour, and the adsorption percentage of bilirubin was up to 80%. Static electricity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played the main role in bilirubin adsorption, and the adsorption was found to match the monolayer model. The excellent adsorption of these adsorbents indicates their potential in clin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一种改进的三箱社交装置评价动物的社交偏好程度,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鼠作为社交障碍模型动物,以同源大鼠(WKY)大鼠和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治疗ADHD的临床常用中成药小儿黄龙颗粒(1.88 g/kg、3.75 g/kg)灌胃给药16 d。利用改进的三箱社交箱,以待测鼠在陌生鼠侧密切交流区的时间、频次、路程及相关比例作为行为学指标,检测该方法对社交行为评价的可行性。结果:与Wistar大鼠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与WKY组大鼠在密切交流区域及有陌生鼠侧区域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其他指标如频次、路程及比例也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小儿黄龙颗粒两剂量均能增加模型大鼠上述各指标数值。结论: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动物的社交行为特征,实现对动物社交偏好程度的全面、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参加广东省SPECT质控网设计的断层模型测试实验后的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充分说明了如何选择最佳滤波函数是获得良好的SPECT图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补肾益骨膏对大鼠肝、肾的损害作用及其损害的可逆性.方法:将144只大鼠分成对照组,补肾益骨膏高、低剂量组,各组动物按1.5 mL8226;kg 1等体积分别灌胃,高、低剂量组分别按60.0,15.0 g8226;kg 1给予补肾益骨膏,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化水,每天连续灌服给药,周日休息,共180 d;用药90,180 d及停药30 d,分3批处死动物,采血进行与肝、肾功能相关的血清生化检测及其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补肾益骨膏长期给药对肾脏有可疑损害作用,对肝脏有轻度可逆性损害作用.结论:临床长期大剂量使用补肾益骨膏应注意肝、肾功能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或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以及体液免疫的变化,均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灸通过干预免疫反应过程的某些环节,降低免疫反应给机体造成的损害,成为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探讨了针灸治疗脑卒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理,为临床采用针灸疗法调节中风患者的免疫紊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的组织病理学基础,为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提供理论依据,并观察造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鼻窦黏液囊肿病人均行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手术后标本作常规病理检查和电镜超微结构检查。随访6~12个月。结果常规病理检查21例均为黏液囊肿,电镜检查除1例为立方状上皮外,其余内衬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纤毛发达,线粒体丰富,内质网、高尔基氏体发达,黏液性腺细胞和杯状细胞浆中有大量黏液分泌颗粒,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囊肿造袋术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有效术式。鼻窦黏液囊肿内衬上皮与鼻腔大部分黏膜一样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发达,术后纤毛功能可以恢复,这是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