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孤立性浆细胞性骨髓瘤影像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黎喜 《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1):62-62,64
孤立性浆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骨髓瘤,约占骨髓瘤10%,术前诊断困难。我院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NF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NF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CT表现,提高NF2型神经纤维瘤病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的经临床证实的3例NF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颅脑CT分析,并复习文献资料,阐述其CT影像特征及相关的临床表现.结果3例均有家族史,1例伴NF1型改变,3例NF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颅脑CT表现均为双侧听神经瘤伴内听道扩大,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器官.结论双侧听神经瘤是典型的NF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CT特征,结合家族史可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性肺炎是新发疾病,影像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时期(180 s)三期扫描。结果乙状结肠扭转1例,CT表现为乙状结肠转位及"鸟嘴征";回肠扭转伴肠坏死2例,可见"咖啡豆征"及肠壁积气;肠系膜上动脉扭转伴小肠缺血4例,或见"漩涡征";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蒂扭转3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见囊性肿块及分隔,分隔增厚,可见软组织样蒂,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右侧卵巢颗粒细胞瘤蒂扭转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右侧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蒂扭转3例,可见不对称增厚囊壁,扭转轻囊壁轻度增厚,扭转重囊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右侧卵巢囊肿扭转5例,其中右侧3例,左侧2例,短期复查见囊肿增大,密度增高,囊肿发生位置移位;右侧输卵管积水伴扭转2例,可见增厚囊壁伴高密度出血;左侧隐睾恶变伴扭转1例,病变未见明显强化,内见积气,同侧精索及睾丸消失;左侧精索扭转1例,见精索增粗、模糊,同侧睾丸强化减弱。结论盆腔器官扭转的CT表现多样,"漩涡征"、"鸟嘴征"是肠扭转的特点;水肿增粗、强化减弱的"蒂"与原发肿瘤形成的囊实性"双肿块"提示卵巢囊腺瘤扭转;良性囊性畸胎瘤囊壁厚薄与扭转程度相关;同侧精索消失提示隐睾。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对前列腺增生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9,18(2):85-8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前列腺增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平扫、动脉期(30s)、静脉期(65s)、实质期(95s)、延迟期(180s)对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多期扫描,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临床证实,分析其形态学及动态扫描CT表现。结果前列腺增生形态学表现:轻度增生呈栗子形,体积不大或轻度增大;明显增生呈类圆形或球形,体积明显增大;所有增生腺体均向膀胱底部形成深浅不同的压迹,明显增生腺体突人膀胱颈呈分叶状切迹;可并前列腺钙化、前列腺囊肿、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膨出、肾积水等;增生腺体均位于中央区,平扫密度均匀,未发现明显低密度区,cT值均数35.7±3.5HU;动态扫描表现:动脉期(30s),以轻度强化为主,大部分呈均匀强化,CT值均数为50±10.4HU;静脉期(65s),呈明显强化,均匀与不均匀强化各占11例,CT值均数为67.2±12.3HU;实质期(95s),强化程度最高,CT值均数为70.1±7HU,大部分趋均匀强化或基本均匀强化;延迟期(180s),以明显强化为主,但强化程度较实质期已有所降低,CT值均数为68.8±8.2HU,大部分呈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仅2例;前列腺增生的动态曲线呈缓升一平台型。结论多排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能全面观察前列腺增生的形态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表现,其中2例仅做平扫,29例先平扫,然后行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双期扫描.结果 31例机械性肠梗阻均见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积液积气.肠梗阻病因包括:结肠癌9例,直肠癌2例,回肠远端腺癌2例,小肠淋巴瘤1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克罗恩病3例,左腹股沟疝嵌顿2例,回肠远端柿石3例,粪块2例,肠粘连1例,肠系膜上动脉远端闭塞1例,肠系膜扭转1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回肠远段梅克尔憩室伴感染1例,十二指肠球后膜性闭锁1例.术前26例肠梗病因CT诊断正确,诊断率为83.9%.结论 机械性肠梗阻病因多样,CT表现复杂,少见病容易误诊.多排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机械性肠梗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的CT分期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提高膀胱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3例膀胱癌的CT表现及术前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膀胱癌主要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形成菜花样肿物向腔内突出,可向壁外生长侵犯盆腔组织器官及淋巴结转移,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膀胱癌的术前CT分期正确率为69.3%。结论螺旋CT扫描能显示膀胱癌的CT特征及向膀胱壁内、外生长情况,对术前分期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螺旋CT诊断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喜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3):217-219
目的探讨卵巢癌的CT表现,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近年来在我院做CT扫描的15例卵巢癌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卵巢癌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平均增高20HU,单侧性7例,占46.7%,双侧性8例,占53.3%;来自于上皮的肿瘤11例,占73.3%,来自于间质细胞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各1例,各占6.7%。转移瘤3例,占20.0%,均为双侧发病。结论螺旋CT扫描能显示卵巢癌的CT特征,对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螺旋CT三维成像的方法和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的胃肠道螺旋CT检查的结果,对检查结果进行螺旋扫描,站后处理,CT域值设定和图像切割,由此得到胃肠道的仿真内窥镜、模拟管腔、气体铸型以及立体剖面等方面的三维图像,与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病理资料相对比较完整的患者210例,得到的三维图像比较好地表明了胃肠道的解剖关系和对病灶的定位,其结果对大肠癌及胃癌的大体分型准确率高达94.3%和95.1%。对于息肉检出率:直径>6 mm的为100.0%;≤5 mm为66.7%。结论采用多种螺旋CT及三维成像方法,在表明胃肠道解剖和病变部位、肿瘤大体分型、息肉诊断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黎喜 《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4):16-18
目的分析慢性鼻咽炎的的CT表现,提高鼻咽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院作CT检查的16例慢性鼻咽炎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与同期影像表现相似的鼻咽部疾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鼻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隐窝变浅、鼻咽壁局限性增厚、鼻咽壁弥漫性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鼻咽形态怪异、伴副鼻窦炎等,咽旁间隙受压较轻,一般不伴中耳乳突炎,颅底骨质结构完整,增强扫描鼻咽粘膜线完整。结论CT扫描能显示慢性鼻咽炎的影像学特征,多数病例可作出明确诊断,但与早期鼻咽癌鉴别诊断困难,活检及动态观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