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57篇 |
内科学 | 49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43篇 |
综合类 | 148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0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乌枳通气散穴位贴敷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海南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乌枳通气散穴位贴敷,对比两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进食和住院的时间,对比两组胃肠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进食、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胃肠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胃肠道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枳通气散穴位贴敷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天数,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植入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对3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内镜胆管塑料支架植入术,并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总管内径等临床指标。结果32例超声引导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植入术均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前与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值分别为(295.82±156.54)μmol/L及(125.47±92.28)μmol/L(P<0.01);血清直接胆红素值分别为(205.41±115.27)μmol/L及(106.47±82.16)μmol/L(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值分别为(155.42±65.57)U/L及(56.38±28.47)U/L(P<0.01);胆总管内径分别为(15.25±5.16)mm及(8.55±3.18)mm(P<0.01)。结论超声引导能安全有效地完成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植入术,对梗阻性黄疸疗效肯定,无明显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患者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BNP水平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迟发性脑水肿者18例(DE组),无迟发性脑水肿者22例(MDE组)]和19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入院后当天和治疗第10天CT扫描动态检查,且在入院当天、治疗第3天和第10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BNP含量,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入院当天DE组及NDE组BN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后DE和NDE组BNP含量均有缓慢上升;治疗第10天NDE组BN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增加(P<0.01),NDE组则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血浆BNP水平变化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06,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浆BNP含量是早期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opathies,EG)是一种较少见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漏诊.现总结1例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自制长直针后尿道吻合术治疗后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后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吻合法。方法经会阴耻骨上联合切口入路,采用自制长直针后尿道吻合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31例。结果术后3周拔除尿管,30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15年。29例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大于15mL/s,其中1例术后出现轻度压力性尿失禁,1个月后逐渐恢复。1例术后8个月尿流稍变细,定期尿道镜直视下尿道扩张后排尿恢复通畅。2例术后出现中等程度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结论长直针后尿道吻合疗效满意,手术简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E_7基因(HPV_(16/18)E_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技术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Ⅱ级和Ⅲ级HPV_(16)的检出率分别为73.7%、78.5%和92.3%,总的检出率为80.0%(48/60);HPV_(18)检出率分别为73.7%、71.4%和84.6%,总的检出率为75.0% (45/60)。由此可知,HPV_(16/18)的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的检出率最高(P<0.05)。结论:尿液中HPV_(16/18)E_7基因的检测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4岁。因反复排尿后头痛、头昏3个月于2005年1月10日入院。入院前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B超示膀胱占位病变。膀胱镜发现膀胱左前侧壁有一5 cm×5 cm大小的包块,基底部宽,向膀胱内突出,表面光滑,表面有较多的滋养血管,距左侧输尿管口2.5 cm。检查:血压为100/70 mmHg(1 mmHg=0.133 kPa)),排尿后血压(160~170/110~80 mmHg);醛固酮检测: PRA 0.02μg/L (0.05~0.79μg/L ), AII18.72μg/L(28.2~52.2μg/L), ALD 36 ng/L(59~174 ng/L)。血CA 5.4μmol/l (2.09~3.91μmol/L), E 1.61μmol/L(1.31~2.51μmol/L),NE 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