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具有三维水凝胶结构的琼脂糖自组装膜载体的制备方法,提高免疫芯片对抗体的固定效率。方
法:以玻片为载体,采用琼脂糖、高碘酸钠对玻片表面进行修饰,制备琼脂糖自组装膜载体。利用SEM、AFM 和FTIR 对载体进
行表征,获得最佳制备条件。利用荧光显微成像及Image J 软件,研究该载体对2 种不同种属来源抗体的固定效率,比较琼脂
糖自组装膜载体和普通醛基修饰载体对抗体的固定效果。结果:制备的琼脂糖自组装膜载体表面均匀、致密,这种结构比表
面积大、抗体固定效率高。制备载体的最佳琼脂糖浓度为1.0%,其固定抗体的最佳浓度为0.3 ~0.4 mg/ ml,琼脂糖自组装膜
载体的荧光强度是普通醛基载体的3.94 倍。结论:琼脂糖自组装膜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抗体分子的表面修饰方法,有望用于免
疫芯片载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非ADHD儿童体内脂肪酸水平差异及膳食补充n-3类脂肪酸对ADHD儿童体内脂肪酸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在1 555名2~5年级学生中筛选出ADHD儿童79名,取50名非ADHD儿童作为对照,采集静脉血分析其脂肪酸差异。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原则,将ADHD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浓度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膳食补充干预3个月,观察干预后脂代谢改善情况。结果ADHD儿童血红细胞膜的饱和脂肪酸(SFAs)中的C15∶0、C16∶0、C20∶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中的C15∶1、C18∶1、C20∶1、C24∶1及PUFAs中的亚油酸C18∶2 n-6(LA)明显高于非ADHD组儿童(P0.05);花生四烯酸C20∶4 n-6(AA)、二十碳五烯酸C20∶5 n-3(EPA)及C22∶4(n-6)低于非ADHD组儿童。ADHD儿童补充n-3PUFAs后,体内α-亚麻酸C18∶3 n-3(ALA)、C24∶0、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 n-3(DHA)及n-3PUFAs水平显著提高,n-6PUFAs、n-6/n-3比例则显著降低。结论ADHD与非ADHD儿童体内的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补充n-3类脂肪酸可提高ADHD儿童体内n-3类脂肪酸水平,同时降低n-6/n-3比例。 相似文献
3.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37(10):949-950
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生临床用药输液治疗,自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我科对昏迷、躁动、有精神症状及长期输液末梢血管不充盈的患者采取了颈外静脉穿刺置管。72例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15~84岁,留置1~54d。 相似文献
4.
印会河教授经验印会河教授在几十年丰富临床经验基础上,运用抓主证的方法,提出以“疏肝散结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在临床反复验证,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6.
7.
血清铁蛋白(SF)测定是诊断缺铁性贫血(IDA)的灵敏指标,可直接反映机体贮存铁的量[‘]。红细胞参数在IDA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IDA的原发病因及病程不同,SF与红细胞参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为进一步探讨探讨两者在IDA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40例IDA患儿及36例非缺铁性贫血患儿的SF及红细胞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缺铁性贫血组40例,男、女各20例,年龄8月~13岁,平均41岁。上述患儿有4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2例并发肺炎。所有骨髓内、外铁均为阴性。非缺铁性贫血组36例,男32例,女4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无痛推拿治疗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224例次。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24例次病例中,男117例,女107例,年龄30—78岁,病程1周—3年。经本法治疗,显效201例,有效23例。二、方法:由麻醉师行患肢臂丛神经阻滞,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后,再作手法推拿松解肩关阳周围粘连组织。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近年来共实施唇腭裂修复术208例,男123例,女85例,年龄3个月-18岁,其中3个月-1岁22例(10.6%),1~3岁34例(16.4%),4~5岁65例(3I%),6~18岁87例(46%);体重4~50kg;手术时间1-4小时;手术方式以单纯唇裂或单纯腭裂修复为主;双裂患儿先行唇裂修复术后8个月再行腭裂修复术。检查50%患儿术前发育较差(营养不足,低体重,消瘦),但均无其他严重疾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全麻,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12h后使用吗啡的剂量和在不同时间内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完成手术12h以后,观察组的吗啡用量和重度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1h、4h、8h、12h和24h的VAS评分,对照组的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胃癌根除术后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吗啡用量明显减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