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半月板退变和损伤与半月板滋养血管MRI信号的表现特征及鉴别依据,以提高对半月板病变的MRI诊断认识。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有膝部明确急性或慢性损伤史且伴有相应症状的患者和100例无膝部明确急性或慢性损伤史且无相应症状的志愿者,进行左膝或右膝半月板的MRI检查,按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200个半月板及无症状组200个半月板两组,研究其MRI影像表现尤其是滋养血管的分布特征。结果滋养血管会参与部分半月板II级、甚至Ⅲ信号的构成。两组间半月板信号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症状组Ⅱ级、Ⅲ级信号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而0级信号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无症状组,I级信号比例两组相近。两组间半月板滋养血管参与Ⅱ级、Ⅲ级信号的构成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MRI对半月板信号改变敏感,能清晰显示半月板退变和损伤的程度、范围和类型,同时可较好显示半月板滋养血管。MRI能够准确鉴别半月板病变和滋养血管,对于提高半月板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及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腹水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胃癌晚期腹腔转移伴腹水的病人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腹腔加静脉联合化疗,对照组予单纯静脉化疗,至少完成以上治疗两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腹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4.5%和35.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6%(25/31)和51.6%(16/31);治疗组的腹水治疗有效率为51.6%,对照组为2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及静脉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腹水较单纯静脉化疗近期疗效及腹水的治疗均较好,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PBL(Prob lem Based Learn 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解决中医医学生在进行影像诊断学实习时面临的困难,需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影像诊断学的实践教学中,原因为: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3.提高学生在临床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学生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及让学生了解影像诊断学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探讨了基于图像存储和传输(PACS)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新策略在影像诊断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实验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18名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名,分别以基于PACS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新策略、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的实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教改组的影像理论和阅片技能考试成绩,批判性思维、初步临床思维,以及知识理解应用、自主学习、沟通协作、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PACS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新策略能充分发挥影像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升影像诊断实践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混合征与CT血管成像(CTA)斑点征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 h内进行基线CT及CTA扫描,明确血肿体积、部位、形态及密度(混合征及斑点征),并于发病24 h后复查CT判定是否出现血肿扩大,根据判定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56例)和非血肿扩大组(130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对血肿扩大的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并比较混合征与斑点征对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结果血肿扩大组出现混合征[35.7%(20/56)]、斑点征[44.6%(25/56)]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混合征12.3%(16/130)、斑点征15.4%(20/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38、18.269,均P<0.01);患者入院时存在CT混合征(OR=3.273,95%CI:1.955~5.413)、CTA斑点征(OR=3.207,95%CI:1.275~8.069)及低GCS评分(OR=1.382,95%CI:1.215~1.573)、高血糖(OR=1.281,95%CI:1.088~1.509)、基线血肿体积大(OR=1.118,95%CI:1.023~1.222)、血肿形态不规则(OR=4.530,95%CI:1.297~15.828)均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混合征联合斑点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8%、78.5%、50.9%、79.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6(P<0.01),略高于单一斑点征(曲线下面积0.642,P=0.002)及单一混合征(曲线下面积0.617,P=0.011)。结论除血糖、GCS评分、基线血肿体积、血肿形态以外,混合征、斑点征也与血肿扩大相关。混合征联合斑点征预测急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能力优于单一征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9例患者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原始数据以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技术显示冠状动脉并分析变异类型及临床价值。结果 720例受检者中检出冠状动脉变异患者49例,检出率6.8%。其中冠状动脉瘘2例(4.1%),冠脉发育不良3例(6.1%),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11例(22.4%),心肌桥32(65.3%)例,重复冠状动脉1例(2%)。结论 MSCT可无创性准确诊断各种冠状动脉变异,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院校体格检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体格检查学习中的情况,总结出在今后教学中需改进的问题及实现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教学结束后进行测试。结果对照组平均分为(67.78±10.8)分,试验组平均分为(79.94±4.8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目标教学法引入中医院校体格检查实践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62例患者的颅脑3D-DSA及CTA检查资料,观察动脉瘤部位、形态、大小、瘤体颈比、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以及动脉瘤与邻近神经、颅骨等其他组织结构的关系等。结果经3DDSA检出动脉瘤54例(60个),检出率约87.1%(54/62);经CTA检出动脉瘤50例(50个),检出率约80.7%(50/6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D-DSA能较清晰显示动脉瘤瘤颈的大小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显示率达100%(60/60),并能较好显示动脉瘤穿支血管。而CTA对动脉瘤的显示除颈内动脉有统计学差异外,颅内其余部位血管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动脉瘤穿支血管显示能力较差。结论个性化检查和两者的综合运用能充分发挥优势,对于提高动脉瘤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