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猴房室结的形态学特征,比较物种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取4例广西猕猴房室结区域,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分别用HE染色、Van Gieson染色和间苯二酚品红液染色,光镜观察其房室结的形态学特征和组织结构。结果猴房室结呈前后长的三角体状。左侧紧贴中心纤维体,右侧有胶原纤维和心房肌覆盖。向前延续为房室束。房室结内存在少量起搏细胞、Purkinje细胞和大量移行细胞。细胞间质内含量有大量胶原纤维和丰富的弹性纤维,两者交织成网。结论广西猕猴房室结的形态较人和其他动物相似,细胞成分较成年人典型,间质内胶原纤维和大量弹力纤维丰富。  相似文献   
2.
3.
目前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确定和发现一种能够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标记物十分重要。抑癌基因运动相关蛋白1/CD9能参与调节细胞生长、迁移、信号传导和黏附效应,并与整合素结合形成跨膜复合体,调节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信号传导,在肿瘤细胞转化、生长、侵袭、转移及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运动相关蛋白1/CD9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营养状态监测指标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清蛋白(PAB)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3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中TRF、RBP、PAB水平,以30例良性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以30例健康人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TRF、RBP、PAB水平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1周血清TRF、RBP、PAB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5.88,P<0.01);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RBP、PAB的检测可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营养状况提供可靠依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用MP菌液建立肺炎支原体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克拉霉素组、联合干预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8只,分别注射5%生理盐水、克拉霉素、克拉霉素联合地塞米松以及地塞米松进行干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干预后第3、5及8天肺泡灌洗液IFN-γ、IL-4的含量.结果:联合干预组各时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拉霉素组第3天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高,第5天后明显下降;不同组别各时间点肺泡灌洗液IFN-γ、I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联合干预组IFN-γ含量最低,第5和第8天各治疗组IFN-γ含量均升高,联合干预组与克拉霉素组、模型对照组IFN-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IL-4含量降低,与模型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降低MP感染小鼠IL-4的水平,升高IFN-γ水平,调节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组(观察组)和吉西他滨单药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化学治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4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天至第1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患者化学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21 d为1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期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6.2个月vs 3.6个月,RR=0.64,P=0.036);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28.0%,高于对照组的8.0%(P=0.03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3.0个月vs 8.5个月,RR=0.72,P=0.1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4级不良反应相似。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相似,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毒性,值得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Ⅲ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GF-β1通过影响HPIP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方法使用CCK-8检测TGF-β1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使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TGF-β1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q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Homo sapiens pre-B-cell leukemia homeobox interacting protein 1(HPIP/PBXIP1)基因转录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HPIP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siRNA下调HPIP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量,并检测下调表达后对A549细胞增殖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对于TGF-β1促进增殖及促进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其促进肺癌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逐渐增加;随着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同样逐渐增加其促进肺癌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可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HPIP的转录及翻译水平逐渐增加;通过siRNA敲低A549细胞中HPIP的表达量,可以显著减弱TGF-β1促进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迁移的能力。结论 TGF-β1具有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迁移的能力,该作用可能与TGF-β1介导的HPIP表达增加相关。本课题为HPIP作为潜在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靶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病毒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对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对照组)及实验组(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组)。取对数生长期肾癌细胞株786-O,构建腺病毒重组人IL-24及对照并转染至肾癌细胞株786-O实验组细胞及阴性对照组细胞。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生长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中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增殖能力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表达水平、MMP-9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可抑制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腺病毒重组人IL-24可能通过下调MMP-9诱导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在食管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用SPSS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患者术后进行7~10 d的肠外营养支持,采用等氮、等热量、等渗透压、等液体量配方.研究组使用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对照组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剂.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8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观测指标:术前营养状态及营养风险评估,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营养风险筛查等;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素氮(BUN)、肌酐、血糖等;有效性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等.结果 两组术后第8天的白蛋白及总蛋白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研究组的测量值较对照组高(P=0.000),且研究组术后第8天与第1天的总蛋白差值较对照组高(P=0.002).术后第8天对照组的AST及BUN值升高,而研究组的AST及BUN均在正常范围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P=0.013).两组间在生命体征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在食管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中/长链脂肪乳剂而言,其对AST及BUN的影响较小.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n olive oil-based lipid emulsion for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after esophagectomy.Methods In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60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ectom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n=30,received olive oil-based lipid emulsion)and control group [n=30,received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long-chain triglyceride(MCT/LCT)emulsion].The parenteral nutrition Was provided for 7-10 postoperative days.The nutritional formulas were equivalent in nitrogen,calorie,osmotic pressure,and fluid volume.Peripheral venous blood tests were performed before operation and on the first and eighth postoperative days.All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nutritional status(weight,body mass index,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etc.),safety profiles[full blood test,electrolytes,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total bilirubin and direct bilirubin,blood urea nitrogen(BUN),creatinine,blood glucose,etc.],and efficacy indicators(hemoglobin,albumin,total protein,etc.).Results The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levels returned to the normal ranges in beth groups 8 days after operation,although both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tudy group(P=0.000).Also,the difference of total protein levels between the eighth and first postoperative da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P=0.002).In addition,the AST and BUN readings returned to normal ranges 8 day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25, P = 0.013).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ere reported in both groups.Other nutritional parameters, renal and hepatic safety profiels, vital signs, and hematology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s Olive oil-based lipid emulsion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lipid emulsion for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ectomy.Compared with MCT/LCT, it has less effect on AST and BUN.  相似文献   
10.
晚期,常合并癌性腹水,治疗效果欠佳。2008年7月-2013年4月,笔者对33例晚期合并腹水的肝癌患者,在进行腹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的同时配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其对腹水、疼痛、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