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结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针药结合组在单纯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通过MMSE评分对2组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1),且针药结合组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结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少感觉障碍对运动功能的影响,预防和减少某些并发症,促进偏维恢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CVA感觉障碍、偏瘫患者186例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评价来了解障碍类型与程度,需找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后,患者平均住院52.6天,出院时患者下肢功能均好转。结论对CVA病人的护理,首先要特别重视患者的感觉障碍,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积极有效恢复偏瘫,改善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3.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尼莫地平降低血压,提升颅内压,从而控制高血压脑内出血。方法:将65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尼莫地平10mg静滴;对照组30例,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2次或3次,两组治疗7天,2周内复查头颅CT。结果:治疗组的血压平均由179/104降至151/91mmHg,对照组由181/108降为180/103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肿扩大18例(60%),治疗组为3例(8.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死亡7例,因脑疝6例,并发症死亡1例;治疗组因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结论:尼莫地平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提高颅内压,使破损血管壁的跨壁压力梯度下降,有止血和防止再出血的功能,可作为首选抢救药物之一,发病早期患者无脑疝或因颅高压引起的昏迷,就不要用甘露醇类的降低颅内压的药物,以免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4.
5.
丁咯地尔对大鼠脑缺血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大鼠缺血脑组织钙和血清钙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大鼠脑梗死模型。结果:丁咯地尔10~20mg/kg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但对血清钙影响不大。结论:丁咯地尔对大鼠脑梗死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微创粉碎清除术(微创)合并高压氧(HBO)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4例脑出血患者分成2组:A组(微创+HBO治疗组),B组(微创治疗组),各32例,2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及术前、术后常规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A组治疗前后脑血管阻力(R)及动态阻力(DR)变化。结果(1)A组有效率(81.25%)及显效率(50.00%)均明显优于B组(50.00%,28.13%),二者差异显著(P<0.01,P<0.05);(2)存活患者中A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优于B组(P<0.05);(3)2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4)A组治疗2个疗程后R和DR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微创治疗合并HBO治疗脑出血可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质量,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酶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和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分别于纤溶酶治疗前后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ET(内皮素)、6-K-PGFla(去甲基-6-酮)和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时间)、FiB(纤维蛋白原)指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酶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其血管内皮观察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1);而其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患者对其血管内皮和凝血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对患者的凝血指标于3d内可调节到正常值水平。 相似文献
8.
评价微创粉碎清除术(微创)合并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64例脑出血患者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及术前、术后常规治疗。高压氧组有效率(81%)及显著率(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0%,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P&;lt;0.05)。存活患者中高压氧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lt;0.01)。高压氧组治疗3个疗程后脑血管阻力和动态阻力值明显降低(P&;lt;0.01)。微创治疗合并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可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质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作者检测了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 (TXB2 )和 6-酮 -前列腺素 (6-kPGF1α)的含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1例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 ,男 2 1例 ,女工 1 0例 ,年龄 48~ 82岁。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修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 ,发病前 1周内未服用阿斯匹林、潘生丁等 ,全部病人于住院后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抽外周静脉血待测。正常对照组 2 8例 ,男 1 9例 ,女 9例 ,年龄 60~ 80岁。经健康体验无心、脑、肝肾疾患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正常者 ,无高血压及明显的动脉硬化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杂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24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听诊与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颈部动脉杂音部位分为锁骨上窝杂音、颈前弥漫杂音及颈前局限杂音,并根据杂音强度分为1~5级.对颈部动脉听诊及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听诊发现本组145例(59.2%)患者有颈部动脉杂音,其中锁骨上窝杂音62例、颈前弥漫杂音44例、颈前局限杂音39例,100例患者(40.8%)无杂音;1 ~5级杂音分别有28例、26例39例、34例及18例.有颈部动脉杂音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64.1%,93例)显著高于无杂音患者(49%,49例)(P<0.05).颈前局限杂音患者颈动脉狭窄及重度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锁骨上窝杂音及颈前弥漫杂音杂音患者(均P<0.01).颈部动脉杂音分级越高,颈动脉重度狭窄率越高(P<0.05).结论 有颈部动脉杂音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尤以颈前局限性杂音患者显著;杂音强度与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