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17篇 |
预防医学 | 102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3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提取物对X射线损伤免疫功能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生姜提取物对X射线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分为5组,即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3个剂量的生姜提取物组[9.3,4.7,2.3 ml/(kg.bw)]。以不同剂量的生姜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后,用剂量为2Gy的X射线照射2次,每次间隔24 h。末次照射结束后48 h处死小鼠,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血清中IgG含量。结果中、低剂量的生姜提取物对X射线引起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高、中、低剂量的生姜提取物对X射线引起IgG的降低均具有拮抗作用。结论适量的生姜提取物对X射线引起的免疫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布-卡氏综合征足因为下腔静脉肝段和/或肝静脉流出道受阻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外科主要是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术及架桥术术中出血量大,加上麻醉药物可引起血管扩张,术中易发生低血压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给机体带来危害。我院自1088年~1998年对70例布卡氏综合征病人行根治术及架桥手术术期监测及低血压防治,与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0例,男34例,女36例。年龄18~25岁。手术方式:根治术28例,腔-腔静脉架桥术29例,腔-房架桥术9例,经胸右房破膜术4例。手术时间4h以内31例,4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全专联合干预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干预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尝试在农村社区开展全专联合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服务模式,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目的 探究农村社区全专联合干预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 2015年3-4月于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立新村和彭赵村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59例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立新村237例,彭赵村222例。将立新村人群作为干预组,彭赵村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干预。干预组由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共同根据每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跟踪、随访。对照组由全科医生依据诊疗规范进行管理。2016年7月进行随访,内容包括体检和复查,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颈动脉彩超检查的变化情况,对2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的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后TC、LDL-C、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共58例患者2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72例。两组2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为稳定的比例(分别为36.2%、2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2,P=0.052);干预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为不稳定的比例(6.9%)低于对照组(13.9%)(χ2=4.565,P=0.033)。结论 基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联合监督管理,能有效控制甚至逆转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高危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及卵巢功能和血皮质醇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保守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对卵巢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开腹或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126例,双盲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72)和达那唑组(n=54)。两组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和达那唑,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卵巢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两组间治疗后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盆腔触痛、后陷凹结节、子宫活动受限、卵巢异位囊肿体积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及达那唑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值分别为(74.18±22.32)pmol•L-1 和(24.96±3.94)pmol•L-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米非司酮组及达那唑组停药后恢复月经平均日数分别为(27.0±8.9)d和(40.0±12.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组与达那唑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米非司酮组血清E2保持在卵泡期水平,达那唑组血清E2处于绝经后水平,米非司酮组不出现雌激素缺乏症;停药后米非司酮组较达那唑组排卵功能恢复快,月经复潮时间短,有利于早日受孕;米非司酮与达那唑短期治疗对血清皮质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简介病例1,女,52岁,因"发热20天,腹痛5天"于2012年9月15日收入院。患者已绝经2年,5天前出现间断性下腹痛,伴腹胀、腰痛。妇科检查:左附件区可触及一约10.0cm×6.0cm×5.0cm大的不规则包块,活动度尚可,压痛(+),余未及明显异常。妇科B超:双卵巢未显示,子宫后方见9.7cm×6.2cm的不均质低回声,形态欠规则,界限欠清。超声提示:盆腔不均质包块。CA125:19.0U/ml,CA199:54.8U/ml。完善各项检查,于9月21日行开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子宫后方可见一实性肿物,位于盆腔,约12.0cm×13.0cm大,无边界,质糟脆;子宫后壁、左附件、盆腔侧壁、乙状结肠及直肠广泛浸润。行盆腔包块取出并送快速病理,结果回报:盆腔恶性肿瘤,间叶来源 相似文献
6.
赵淑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23-23,50
患儿,男,8岁,因失语、智力下降2年,抽搐1年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不能言语,时有拍手流涎、吮拇指动作,反应迟钝,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稍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脊液、血囊虫抗体均阳性。脑电图中重度广泛异常。头颅CT:脑内见广泛散在多发点状钙化影,在多发点状较高密度影旁可见环形低密度影,左右顶叶见片指状低密度影,考虑脑囊虫病。颅脑磁共振:双侧大小脑半球及脑干均可见多个结节状异常信,T1WI上呈低信号,其内见点状头节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Fdar呈低信号,中心点状等信号;部分病灶周围见片状水肿信号;双侧各脑室略大。诊断:颅内多发性脑囊虫病(混合型)。 相似文献
7.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1岁,因"足月分娩后阴道不规则出血54d,发热、咳嗽、气短及痰中带血5d,呼吸困难2d"于2013年7月29日急诊入院。患者否认既往有妊娠史。于入院54d前自然分娩一女活婴,体质量3 500g,分娩过程顺利,新生儿良好,分娩后持续少量阴道不规则出血,于产后18d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大量阴道出血,似月经量,伴血块,未给予治疗,于第2天自行减少(每日用5片护垫)。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我校以中老年为主的职工体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最常见的多发病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和消化性溃疡等。发病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文章还对今后疾病的防治重点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