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151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单针灸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量化评估,并对该量表在本次中医临床中的效度及信度进行初步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该量表也有可以接受的准则效度(r在0.8-0.9之间,p<0.01)和再测信度(r在0.6-0.9之间,p<0.01)。结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CSA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CSA中医临床中具有可信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拮抗肌运动点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运动点和腧穴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其中治疗组41例,予以拮抗肌运动点电针刺激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拮抗肌常规腧穴电针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拮抗肌运动点电针结合Bobath康复技术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疗效优于电针常规腧穴+康复。  相似文献   
3.
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运动组增加运动疗法。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0.05),运动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推拿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能显示提高腰椎管狭窄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手工操作的劳动人口数量大,慢性劳损性腕管综合征发病率高.本病早期病理改变为腕横韧带增厚,管内的肌腱、肌腱周围组织、滑膜水肿,使管腔内压力增加,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该神经管内水肿和局灶性脱水髓鞘.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超短波、磁疗)镇痛效果差,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毒副作用大.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笔者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美尼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32例病人,辨证选穴进行治疗。结果:32例中,痊愈18例(56.25%),显效9例(28.12%),有效4例(12.50%),无效1例(3.13%),总有效率96.87%。结论:针灸治疗美尼尔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疗法综合治疗汶川地震伤员四肢骨折术后关节活动度、肢体肿胀等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3例,采用康复训练结合电针疗法;对照组63例,于术后第2天自行功能锻炼。测量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ROM)、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及疼痛减轻程度并据此确定疗效。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说明两组之间ROM、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及疼痛减轻程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结合电针能有效提高地震伤员四肢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试验组(n=62)。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下肢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试验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髋关节、膝关节伸展肌力及踝关节背曲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是应用一定参数的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测定神经、肌肉兴奋性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用于神经、肌肉疾病诊断和判定预后的方法,也是电诊断中比较精确、常用的监测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评定研究较少.目的:观察分析强度一时间曲线测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果,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法:采用日本欧技技研公司制造的CX-3型电诊断仪对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并与自身健侧进行对比.以及进行物理治疗后分析.患者分别检测股二头肌107条、腓肠肌101条、胫前肌45条,共253条曲线.患者在通过强度-时间曲线诊断后,均选用牵引、中频、超短波、电针并红外线照射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休息10 d,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强度一时间曲线,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结论:首次测定强度-时间曲线正常神经支配占36.36%,部分失神经支配为62.85%,完全失神经支配为0.79%,总异常神经支配达63.64%.经物理治疗后,正常神经支配者痊愈显效率为92.86%,异常神经支配者痊愈显效率58.82%.结果提示,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和评估预后具有实用价值.正常神经支配者治疗效果好,异常神经支配者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方法统计该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退药单据,对退药科室、退药数量及退药原因进行列表分析。结果该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共退药1360次,退药科室排名前3位依次是肿瘤科、消化内科、脑外科,退药原因主要是患者出院、患者拒绝使用、药物过敏。结论退药可能由多个部门引起,医院各个部门均要高度重视退药现象,做到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客观评价"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48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截瘫三联针"法,对照组采用目前常用体针穴位针刺。两组每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时(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分别进行ASIA感觉(针刺觉、轻触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统计分析中,以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为因变量分别拟合最优多水平模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两组间针刺觉、轻触觉、运动评分在几个评定时间点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增长趋势看,在观察的4个月内,所有患者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有呈增长的趋势,但是趋势不为线性,而且增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即抛物线形式增长;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没有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变化趋势相同。其中,针刺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78.467+3.799time-0.640time2,轻触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回归模型:y(估计值)=76.943+2.803time-0.487time2,运动评分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58.556+4.415time-0.659time2。即说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在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方面没有任何差异。结论:"截瘫三联针"法和常用体针法均能改善外伤性胸腰段SCI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但两种方法在改善感觉、运动功能方面没有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