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对4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进行了甲状腺激素测定,并与正常组对照,现报告如下。一、方法全部胃癌患者及对照组均于早晨基础状态下取静脉血,采用T_3、T_4固相双抗法,全部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正常值:T_365~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手术台上对34例胃癌患者的472只淋巴结做了印片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切片进行了对照,结果如下。一、临床资料1.切片方法:手术台上按站分组取下淋巴结,将每只淋巴结从中央切开成两面,用玻片分别在两个切面上印片2张,待玻片稍干后,用95%乙醇固定1分钟,HE染色,显微镜检查。把印片后的淋巴结编好号,放入小瓶,按印片号将每只淋巴结的两个切面 相似文献
3.
1979年1月至1989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R)49例,经十二指肠行乳头癌局部切除2例,体会到固定专业手术人员,加强术前准备,改进操作技术,术后严格监测和营养支持是提高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初步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4~1988年为5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空肠袢代胃术,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16例,年龄32~69岁。其中肝转移(H_(1-2))12例,腹膜转移(P_(1-)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使盆底腹膜下移、消灭残腔的方法用于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效果比较满意。并对手术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股浅静脉带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5例,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12例、女3例;左下肢6例,右下肢9例;年龄32~56岁。病程1~20年,大于10年者7例。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浅静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60例胃癌全胃切除P型空肠代胃术,并介绍了手术方法。经腹手术56例,胸腹联合切口4例。术后无手术死亡和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3/60),其中返流性食管炎3.33%(2/60),倾倒综合症为1.67%(1/60),且症状轻微。术后1月钡餐检查显示P型空肠袢具有良好的贮留功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胃癌淋巴转移的规律对选择胃癌的手术方式,确定淋巴清扫范围及提高术后生存期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62例胃癌患者5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83.9%。从62例患者中共收集淋巴结1103只,经病理检查,有癌转移者265只。对癌肿生长部位、体积、浸润深度、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与淋巴转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96例胃窦部癌的2,230个淋巴结进行转移规律的分析研究后认为:淋巴转移规律与癌肿的大小、侵及深度、生长方式、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密切的关系;这种规律对选择合理的淋巴清扫术或根治术术式有临床指导意义。一般情况下,Ⅰ期癌应采用R_2式、Ⅱ、Ⅱ期癌应采用R_3式手术,Ⅳ期癌中除个别仍可采用R_3式外,较广泛的T_4b及M_1者应采用较简单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为15例门静脉高压症惠者做了自体脾移植,进行了血小板、IgM、IgG的检测并在术后三个月及一年行核素γ照相,结果显示在术后第4周血小板恢复正常,核素γ照相也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功能性脾片。本文认为用大脾片缝合于左半侧大网膜并固定于脾床处的脾移植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