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症状重、病程短、病死率高的特点,被称为传染病的“第一杀手”。我县自1980年至2004年3月先后报告狂犬病发病死亡19例,近年来发病呈逐渐升高趋势。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市场的放开,社会办医给皮防工作造成了巨大冲击。为了尽快消除计划经济形成的思想惰性,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医疗形势,我所及时调整办医方针,坚定不移地紧绕麻风防治这个工作中心,利用自身优势扩大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有力地促进麻防工作的良性发展,显著提高了“两个”效益。 培养人才奠根基 我所设立之初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只能看几种常见皮肤病。为了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麻风患者尺神经及其功能分支受损情况,对84例麻风患者尺神经及其功能分支受损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各分支管理区域感觉及支配肌肉肌力情况判断受累情况。84例麻风患者中有35例尺神经损害,占41.67%,尺神经受累患者平均3.74条分支受累,尺神经分支中以尺神经深支(23.21%)及其感觉支第4指间皮支(19.64%)最为常见受损,其次为小指尺侧皮支(16.67%)受累也很常见,腕背支(14.29%)相对受损稍少,前臂肌支(4.17%)受侵最少见。受侵的表现以感觉支和运动支同时出现障碍最多见,占71.43%(25/35)。结论:(1)麻风尺神经及其分支受累相当普遍,全面掌握其临床表现对于麻风早期发现意义重大;(2)麻风尺神经受累以分支型损害为主,低位的分支较易受累;(3)新发现患者高受累率及感觉支运动支绝大多数同时障碍,说明麻风早期发现工作仍有待改进提高,建议重视包括腕背支感觉的相关检查从而早期发现神经受累的存在,避免出现神经功能的更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4.
结核样型纯神经炎麻风13年后发展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肖德康,蒋维江患者男,37岁。1979年3月觉右手麻木无力,5月到县麻风病防治院求诊,当时未查见皮疹,仅右手尺侧浅感觉丧失,右尺神经粗大,轻度压痛,皮肤查菌阴性,诊为结核样型纯神经炎麻风。因患者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且陆续出现了胎传梅毒病例,为预防和控制胎传梅毒的发生,1999年我县开展了孕妇梅毒血清学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年共监测孕妇2303名,年龄20~35岁,平均25.5岁。职业:工人212人(9.21%),农民1356人(58.88%),干部职员41人(1.7%),餐饮业服务人员85人(3.69%),个体103人(4.47%),驾驶员8人(0.35%),无业426人(18.50%),其它人员 72人(3. 13%)。1.2监测方法于妊娠3月… 相似文献
6.
麻风康复工作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阳县历史上曾经是麻风中流行区,经40年综合防治于1992年始达到基本消灭的指标。截止1995年5月累计登记患者616例,尚有存活患者378例,其中62.69%有不同程度畸残,1995年5月~1998年5月国家卫生部与国际麻风救济会合作在我国进行了麻风康复试点,本县有198名乡村医生参与了康复试点工作,他们培训、督导、帮助患者,计2500多人次,折合投入4200个工作日,为完成康复试点任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乡村医生发挥了培训患者康复技能的作用 对麻风畸残者进行康复技能培训贯彻于康复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研究最大限度发现麻风患者的新方法.方法在全县医疗单位建立麻风、疑难皮肤病登记、报告和转诊制度,在从云贵川麻风高流行区迁居我县的高危人群中筛查可疑患者和发挥麻风治愈者的"哨兵"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结果自1996~1999年以各种新方法共新发现5例麻风患者,其中通过登记转诊制度和麻风治愈者报告分别发现2例和3例.结论上述3种发现麻人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可行,并已取得了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与时俱进,抓住发展契机,提高机构能力,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98例麻风畸残者自我护理3年效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英麻风康复合作项目任务的要求,我县自1995年5月至1998年5月间共对100例麻风畸残患者实施了眼手足自我护理训练,随访观察3年期间2例死亡。现将资料完整的98例自我护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对象选择按Watson所介绍的方法,对患者眼手足进行保护性感觉检查和肌力测定,凡确诊有神经损害者为自我护理的对象。98例中男性71例,女性27例;院内6例,院外92例;年龄18~69岁,其中50岁以下者62例,占63.26%;少菌型66例、多菌型32例;麻风畸残I级4例,Ⅱ级94例。自护方法 按W… 相似文献
10.
BT型麻风临床治愈2年后连续发生2次逆向反应1例肖德康,蒋维江患者女,25岁,农民。1984年3月两下肢先后发现核桃至掌大红色斑片9块,皮疹麻木无汗。次年7月经临床,细菌及病理检查确诊为BT,给予RFP+DDS联合化疗,后因患者对DDS过敏而改用RF...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