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诊分层诊断的可行性,提高急诊医生对ACS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3—8月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在我院急诊科就诊且资料完整患者288例,通过急诊分层诊断流程及标准将患者分为ACS组(192例)和非ACS组(96例),观察两组一般情况、确诊结果及临床转归情况,并分析急诊分层诊断流程及标准对ACS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两组性别、症状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 173例,非ACS组中确诊ACS 3例,ACS组初诊诊断符合率90.1%(173/192),非ACS组初诊诊断符合率96.9%(93/96)。急诊分层诊断流程及标准对ACS诊断的敏感性为98.3%,特异性为83.0%。ACS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非ACS组随访30 d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就诊的急诊患者行ACS分层诊断,可初步实现ACS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降低漏诊率,避免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2.
自膨胀覆膜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自膨胀覆膜内支架对晚期食管癌伴梗阻患者进行姑息性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该组晚期食管癌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58~84岁.均置入食管支架.结果 24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6枚;所有病例均1次成功.置入后,进食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未出现食管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自膨胀覆膜内支架用于治疗晚期食管癌伴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4.
肺栓塞36例急诊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急诊科医生对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FFE)的认识,探索急诊可行的PrE诊断程序.以提高本病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急诊误诊的36例FTE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改良Geneva评分评估临床诊断可能性。结果本组36例误诊为心血管疾病25例(69.4%),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9例(25%),误诊为脑血管疾病2例(5.6%),其中30例(83.3%)有易患因素。进行改良Geneva评分显示FFE中度可能性26例,低度可能性10例。查D-二聚体36例均升高,后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32例、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4例,均予抗凝治疗好转出院。结论PTE临床易误漏诊,急诊科医生应加强对奉病的认识,接诊PTE疑诊患者应洵刚有尤易患因索,通过改良Geneva评分进行诊断可能性评估,结合血D-二聚体检测,必要时臼丁行CTFA等,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急诊分层诊断的可行性,提高急诊医师对非sT抬高ACS的诊断水平。方法前瞻观察性研究,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急诊就诊的患者。急诊医师通过临床分层诊断将患者分为ACS组和非ACS组,随访确诊的结果或30d后的临床转归情况。所有数据经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入选200例,有效188例,其中ACS组106例,确诊ACS94例,非ACS组82例,随访30天,确诊ACS2例,无死亡病例。急诊分层诊断流程及标准对非ST抬高ACS诊断的敏感性为97.9%,特异性为87.O%。结论急诊医生经过培训,通过对非sT抬高ACS患者的分层诊断,可初步实现非SF抬高ACS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漏诊率,避免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配合相关营养支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相关蛋白质代谢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82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蛋白质代谢指标血清转铁蛋白(TRF)、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炎性反应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进行监测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ARDS患者治疗后的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TRF、ALB和PAB水平,炎性反应相关指标TNF-α、IL-1和IL-6,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gA、IgG和IgM,血气分析相关指标pH值、PaCO_2和PaO_2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并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H配合营养支持治疗ARDS患者,可明显提升患者血氧水平,降低相关因子的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机体相关蛋白质合成,改善患者蛋白质代谢情况,同时可提升机体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对改善ARDS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在全国已造成7万余人的感染,但目前对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病情演化规律尚不完全明确,疫情的防控和诊治面临很大的挑战。有限的资料显示,COVID-19可对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此外,感染患者多合并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的基础疾病。本研究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践,观察该模式应用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该模式在COVID-19诊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及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经临床确诊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组(n=44)和B组(n=41),A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B组给予氟哌啶醇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SP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估问卷(Q-LES-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SP和Q-LES-Q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PANSS评分下降较B组更为显著,PSP和Q-LES-Q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各项WCST评分变化较B组更为显著(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优于氟哌啶醇,奥氮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执行功能,提高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体质量、糖脂代谢、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分及治疗后总有效率,并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体质量、糖脂代谢指标、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总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1)。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利培酮组体质量指数、FBG、TC、TG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明显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或P0.01)。治疗8周后,两组泌乳素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氨磺必利组低于利培酮组(P0.01)。氨磺必利组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无明显改变(P0.05),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T_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低于氨磺必利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氨磺必利对患者阴性症状疗效更佳,且对体质量、糖脂代谢及内分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