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 食物除作日常饮食之用外, 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通过在知识层面引入中国传统本草学体系对日本食物进行系统阐述, 一系列食物本草书籍在江户时代得以出版。其中, 名古屋玄医所撰《阅甫食物本草》是江户时代食物本草的先驱之作。全书分上、下2卷, 共收食物本草290种, 卷上为167种植物药(分谷、菜、水草、菌、果、草部), 卷下为123种动物药(分鱼、介、禽、兽部)。名古屋玄医作为医家, 在日本率先将食物与临床治疗相联系, 在具体分类和论述上多从疾病治疗出发, 故该书虽具有本草学特征, 但其博物学属性并不突出, 其内容体现出江户时代早期食物本草书籍的撰写风格和医用倾向。对《阅甫食物本草》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此时期以医家为代表的学者群体对食物本草的编撰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15至17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医史文献分会、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7月15日晚,先期举行第一届青年委员会成立会议。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秘书长、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刘更生主持,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29人,朱星、甄艳、晏婷 相似文献
3.
胡颖翀 《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 China : 1980)》2014,(5):F0003-F0003
雷祥麟(Sean Hsiang-lin Lei ) 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非驴非马:医学与中国现代性的沦争》)一书于2014年9月由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在中日医学交流中,本草学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本草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尽管受到中国本草学的深刻影响,但其并不是单纯地模仿中国,而是在继承、吸收中国本草学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国需求、有民族特色的本草学发展之路。日本学者对中国本草学知识的汲取有所偏重,并积极改造,最终形成了日本本草学深具名物之学的日式风格。以往关于中日本草交流的研究,较少关注这种变化,更多的是单向探讨中国本草学对日本的影响,对于日本本草学本身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16—17日,“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共性技术修订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