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1.
2.
麻风病的现状麻风病是一种传染率极低的慢性传染病,100个人中,99个人有天然免疫力。我们经治病人逾千,但真正的早期病例极少,大部分是中、晚期病人。究其原因主要为;①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农村医生,缺乏本病的基本知识,导致了漏诊、误诊,故早期病人难以发现。②早期病人因病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局部色素改变,大多数为红斑,少数为褪色斑,斑损,不痛不痒,且不影响学习、工作、劳动,故不主动就诊,不易被发现。③社会上对本病的歧视、偏见,误认为麻风病可怕不可治,这就人为地造成了恐惧,少数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皮肤科门诊看病时,若发现患者身体有斑状损害,或红或白,不痛不痒,刮下损害组织,用显微镜检查找不到霉菌。再查一下痛触觉冷热觉有迟钝的征象,并有不出汗以及颈旁神经及尺神经均粗大等症状,就可疑是麻风病。麻风病分二大型:①瘤型:在皮肤损害处及鼻粘膜内均能找到麻风桿菌,因而此型患者有传染性。②结核样型:在皮肤损害及鼻粘膜內均找不到麻风桿菌,所以这一型患者无传染性。详细可参考附表。  相似文献   
4.
Paget病1例报告廖新茂张锡良陈绵华章立宸(指导)(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313202)患者,男,49岁,浙江嘉兴市人,左侧乳头呈红褐色,不痛痒,并逐渐扩展1年半。于1996年7月28日来诊。查:左侧乳头、乳晕见4.5×4.5cm呈圆形的红褐色色沉...  相似文献   
5.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及抗菌素引起菌群失调1例报告章立宸,杨玉观,朱敏华(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313202)俞吉庆,沈伟东,劳海鸥(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卫生院)自从激素应用于麻风病临床控制麻风反应、疗效显著、致残致盲率大幅度降低。但长期使用除出现柯兴氏综...  相似文献   
6.
麻风病之所以要心理护理;这是有其深远历史根源。由于社会上多年来对麻风病的恐惧和偏见,所以麻风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其特殊的表现,对其心理护理更重于其他疾病,而具有特殊性。即使是现在提倡院外治疗,保密治疗,但其精神压力,并不比以前强迫住院时少,所以对麻风病人的心理护理仍属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率极低的慢性传染病.马海德~*顾问认为人群中90%的人有自然免疫力.这一观点与我们所观察的易感者相类似.夫妻之间无疑是最长期密切接触者,而被感染发病的,各地统计大致在10%左右.就我们35年来已治愈的1423人员中未发现有一例而被感染发病.更何况我所30多年来工作人员天天与患者接触,迄今未发现有一人被感染.从这些实际情况来说明麻风病的传染性显然是极低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