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究miR-145-5p和SERPINE1在胃癌上皮细胞中的潜在调控机制,希望能够为胃癌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TCGA-STAD的miRNA成熟体、mRNA和临床数据.利用Edg-eR包对mRNA进行差异分析获得DEGs,并与预测基因取交集获得靶标基因.通过qRT-PCR检测miR-...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miR-638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miR-638和MACC1在胃癌细胞中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ACC1在胃癌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ACC1和miR-638靶向结合关系;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其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 m i R-638在胃癌细胞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 i R-638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MACC1在胃癌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miR-638靶向抑制MACC1的表达.miR-638是通过靶向下调MACC1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miR-638通过靶向下调MACC1抑制胃癌细胞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不同疾病阶段的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2012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共1077例肝病患者,分析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铜蓝蛋白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肝豆状核变性组,97.6%(41/42)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2 g/L,其中88.1%(37/42)低于0.10 g/L。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均低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和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0.027、0.001、0.001)。在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组,24.3%(251/1035)的患者铜蓝蛋白低于0.2 g/L,0.2%低于0.1 g/L。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与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68、0.091和-0.297,P值均0.05)。结论铜蓝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中通常显著下降,在其他肝病中也可能略有下降。对于这些患者,应注意鉴别铜蓝蛋白下降是疾病本身肝细胞损伤所致,还是确实存在肝豆状核变性。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