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输卵管绝育术后复孕的原因,增强输卵管绝育术的安全可靠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01~2007年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复孕的36例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复孕的患者中,施术时间在产后及终止妊娠后15天内占47.2%,月经净后7天内施术占13.9%,月经干净后8天至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扎占33.3%。输卵管结扎方法以经腹式输卵管折叠结扎法占41.7%,输卵管轴心近端包埋法占11.1%,银夹法占47.2%。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复孕的主要原因为管腔再通,与结扎时机、结扎术式、施术者技术操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Disturbencessyndrome of trmporo—mandibular joint)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属功能性紊乱,也可发展成器质性病变。目前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办法,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效果令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7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年龄≤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85例同期老年女性乳腺癌(年龄≥65岁)为对照.结果 青年组肿瘤直径在2 cm~5 cm之间者占61.8%,浸润性非特殊癌占78.9%,浸润程度T3~T4者85.5%,临床分期Ⅱ~Ⅲ期占73.7%,均高于老年组,其中T分期及pTNM分期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老年乳腺癌中表达呈中度相关,在青年组中呈弱相关.结论 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差、分期较晚,恶性程度高,ER、PR表达低,临床要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组织形态学及蛋白表达特点,明确其组织来源,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运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胶原纤维(VG)和Masson三色特殊染色法了解食管癌肉瘤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了解食管癌肉瘤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肉瘤常在食管中下段呈息肉样向管腔生长,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组成;特殊染色显示肉瘤成分为纤维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区CK5/6强阳性,Ki-67阳性,而Vimentin、Desmin和S-100蛋白阴性;肉瘤区Vimentin强阳性,CK5/6呈灶性区域散在弱阳性,Ki-67弱阳性,而Desmin和S-100蛋白阴性。结论食管癌肉瘤是一种特殊的食管恶性肿瘤,由两种不同的成分组成,可能起源于食管黏膜的多潜能原始干细胞,少部分向上皮细胞方向分化形成癌,大部分向间叶细胞方向分化形成肉瘤。这为食管癌肉瘤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诊断方法,同时也为食管癌肉瘤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输卵管绝育术后复孕的原因,增强输卵管绝育术的安全可靠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01-2007年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复孕的36例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复孕的患者中,施术时间在产后及终止妊娠后15天内占47.2%,月经净后7天内施术占13.9%,月经干净后8天至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扎占33.3%。输卵管结扎方法以经腹式输卵管折叠结扎法占41.7%,输卵管轴心近端包埋法占11.1%,银夹法占47.2%。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复孕的主要原因为管腔再通,与结扎时机、结扎术式、施术者技术操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的组织形态学及蛋白表达的特点,明确其组织学来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运用HE染色法了解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一步了解其蛋白表达特点。结果 HE染色显示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见大小不等异型性明显的梭形肿瘤细胞,并见部分不典型细胞间桥和角化珠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梭形肿瘤细胞区域:⑴胞浆着色:CK5/6(+++)、CEA(+++)、CK8/18(++)、Syn(+)、NSE(+)、CgA(+)及S-100蛋白(+);⑵胞核着色:Ki-67(+++);⑶CD34和CD117显示阴性。结论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基底层多潜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