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iSS-1和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KiSS-1及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贲门癌、20例正常贲门组织中KiSS-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KiSS-1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均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KiSS-1与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22,P〈0.05)。结论KiSS-1与E钙黏蛋白可能在抑制贲门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法检测细胞上清HBeAg和HBsAg分泌量,定量PCR检测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pcDNA3.1-MXA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对照组为pcDNA3.1-MXA重组质粒、PU19空质粒和Salon DNA共转染.3d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MXA组有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MXA和PU19—1.24HBV重组质粒按1:1转染时,MXA组HBeAg下降27%.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分别下降1个log值和0.6个log值;按2:1比例转染时MXA组HBeAg较对照组下降66%,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lo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XA蛋白抑制HBV组与对照组MX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结论MXA蛋白在HepG2细胞具有抑制HBV复制活性,抑制活性与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MXA蛋白自身可能不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BV T1862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HBV前C/C基因EB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诱导前C/C基因T1862变异,经PCR-RFLP初筛并经测序终鉴定出阳性克隆后,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将突变前后的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 以ELISA 检测HBeAg的表达量。结果未突变的重组质粒可稳定表达HBeAg,突变后的重组质粒未能检测到HBeAg表达。结论 HBV前C/C基因1862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体外研究该点突变引起HBV的一系列生物学改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设计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快速检测HBV阿德福韦耐药变异(rtN236T)的方法以及观察阿德福韦耐药毒株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7例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突破或应答不完全。对其系列血清标本的HBVDNA逆转录酶部分区域进行直接或克隆后测序,设计和应用PCR—RFLP方法对rt236位点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采用Hamming距离法计算HBV部分逆转录酶区域的基因多样性。结果l例患者出现rtA18IV变异,3例为rtN236T变异。建立了基于限制性内切酶DraI或HpaI的PCR—RFLP方法检测rtN236T变异:可以检测至少10%的弱势毒株,特异性为100%。在病毒突破前8个月可以检测到耐药毒株;该耐药毒株后来成为优势毒株。1例患者停用阿德福韦3个月后野生毒株取代耐药毒株重新成为优势株。1例患者在病毒突破后继续服用阿德福韦,rtN236T突变被一个新的突变株(rtN236V)替代。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逆转录酶有更明显的基因多样性。结论建立了PCR—RFLP快速检测rtN236T变异的方法;阿德福韦耐药毒株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K83A变异MxA蛋白抑制HBV复制活性。方法将pcDNA3.1-MxA(wild-type)重组质粒(WT组)、pcDNA3.1-MxA-K83A重组质粒(K83A组)和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分别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按2∶1比例瞬时共转染HepG2细胞,转染3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检测各组细胞上清HBsAg和HBeAg表达,定量PCR检测上清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MxA、K83A组有较好的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K83A组和MxA组上清HBeAg分别下降73%和71%(P<0.05),上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2.22lg和2.11lg(P<0.01),细胞内HBV DNA水平下降1.89lg和1.78lg(P<0.01)。结论K83A变异不影响MxA蛋白抑制HBV复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范永刚  王战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0):1219-1220,1223
目的总结4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对1995年7月~2005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13例(28.9%),平均存活21个月;单纯引流28例(62.2%),平均存活8个月;探查活检4例(8.89%),平均存活2个月;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对于不能切除病例,应设法减轻黄疸。  相似文献   
8.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B~D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B、C、D检测,并随机对检测的基因型各3株标本进行S基因测序验证。结果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71.9%(92/128),D型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结论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适宜用于HBV基因型的大规模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宁夏回族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宁夏回族HBVDNA阳性慢性乙肝病人共120例,其中病毒携带者(ASC)17例,慢性肝炎(CH)34例,肝硬化(LC)58例,肝细胞癌(HCC)1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120例患者中B型12例(10%),C型101例(84.2%),D型5例(4.2%),C、D混合型2例(1.6%).结论 宁夏回族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为C型、B型和D型,基因型C为优势基因型并与严重肝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乙肝病毒基因型及病毒变异对慢性肝病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及病毒变异与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401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112例HCC患者(HCC组),129例无症状携带者(ASC组),70例肝硬化患者(LC组)和90例慢性肝炎患者(CH组)进行HBV基因分型以及BCP和PC变异检测.结果 401例慢性HBV感染者中181例发生B基因型感染,220例发生C型感染.HCC组中C型分布高于其他3个疾病组;C基因型感染者BCP变异多于B基因型;B基因型感染者PC变异多于C基因型;同时BCP变异发生率随着病程进展而递增:在ASC组、CH组、LC组和HCC组里的BCP变异阳性率分别为22.4%、35.0%、50.0%、74.1%.C1与C2亚型相比,C1有较高BCP变异阳性率,而C2有较高PC变异发生率.结论 BCP变异与肝病进程存在依从关系,因此BCP变异的检测对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和临床结局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