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对脊髓腹外侧索(VLF)进行强直刺激,在运动神经元(MN)能否诱发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方法:应用新生大鼠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VLF强直刺激对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VLF-EPSP)的影响。结果:在稳定记录到VLF-EPSP的8个MNs,给予同侧VLF强直电刺激,其中有2个MNs的VLF-EPSPs幅度增大到基础值的120%以上,且维持时间超过1 h,可以定义为长时程增强(LTP)。结论:通过强直刺激VLF,可在新生大鼠脊髓MN诱发出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显示了长时程突触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Pub Med、EMBASE、Elsevier、Wiley Inter Science、Springer、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系统检索获取1997年至2012年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0和Meta-Disc 1.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1项研究,合计5 767例病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1PET对N0诊断灵敏度最高,EUS、MSCT、MRI的灵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SCT与MRI对N0诊断特异度较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EUS次之,PET最低。2EUS与MSCT对N1诊断灵敏度较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MRI与PET较低,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ET对N1诊断特异度最高,MSCT次之,EUS、MRI最低,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3MSCT对N2/3诊断灵敏度最高,余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ET与EUS对N2/3诊断特异度最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MSCT次之,MRI最低。4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能力(总体N分期)方面,MRI与MSCT灵敏度较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EUS次之,PET最低。PET特异度最高,MSCT与EUS次之,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MRI最低。54种方法对N0、N1、N2/3及N分期总体诊断的AU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均位于0.70~0.90。结论:4种方法对N0、N1、N2/3及N分期总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虽有差异,但综合诊断效能间无统计学差异,均拥有中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侧腹外侧索(cVLF)下行激活对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活动的突触调制作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cVLF或同侧VLF(iVLF)电刺激在MN所诱发的突触反应。结果:在32个测试的MNs,观察到cVLF电刺激可在21个MNs上诱发去极化反应(即cVLF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cVLF-EPSP),在1个MN上诱发超极化反应(即cVLF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VLF-IPSP),在4个MNs上诱发cVLF-EPSP后复合有cVLF-IPSP的反应。cVLF-EPSP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被低钙高镁溶液取消的特性,与i VLF性EPSP相比,有潜伏期较长的特点(P<0.001)。cVLF-IPSP呈膜电位依赖性,并被印防己毒素(30μmol/L)及士的宁(1.0μmol/L)取消。结论:cVLF的下行激活可通过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调制MN的活动,其cVLF-IPSP可能由γ-氨基丁酸A受体和(或)甘氨酸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强直刺激对侧腹外侧索(cVLF),在脊髓运动神经元(MN)能否诱发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方法:应用新生大鼠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强直刺激cVLF前后,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即cVLF-EPSP)的变化。结果:对cVLF施加强直刺激,有2个MNs的cVLF-EPSPs幅度增大达基础值的120%以上,且维持至少30 min,可被定义为长时程增强(LTP,即cVLF-LTP)。另外,在1个有cVLF-LTP的MN,同时观察到同侧背根刺激诱发的EPSP出现长时程增强。结论:通过强直刺激cVLF,在新生大鼠脊髓MN可诱发出突触传递的LTP,并可伴有异突触的LTP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调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诱导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大鼠痛行为与焦虑样行为的潜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8周龄SPF级SD大鼠96只,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模型组、对照+D-AP5组(D-AP5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和模型+D-AP5组。采用第5腰椎左侧多裂肌注射NGF建立腰痛大鼠模型(注射2次, 间隔5 d)。造模5 d后, 对照+D-AP5组和模型+D-AP5组大鼠右侧前扣带回注射D-AP5(2 μg, 0.3 μL, 1次/d, 连续3 d), 模型组和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采用机械刺激和冷热板实验评估大鼠疼痛阈值, 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 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阳性细胞和c-Fos(一种即早基因)阳性细胞密度,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脊髓GFAP、c-Fos蛋白、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侧背根(iDR)和腹外侧索(iVLF)双脉冲电刺激(PPS)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天龄)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iDR和iVLF施加不同刺激间隔(ISI)的PPS,在MN观察iDR-EPSP和iVLF-EPSP的变化。结果:在69个记录到iDR-EPSP和(或)iVLF-EPSP的MN,对iDR或(和)iVLF给予ISI为30~150ms的PPS,主要诱发iDR-EPSP和iVLF-EPSP的双脉冲易化(PPF,P<0.01),也可在少数MN产生双脉冲抑制(PPD,P<0.01)。比较分析还显示iVLF-EPSP的PPF出现率高于iDR-EPSP(P<0.01),其PPF的双脉冲比值随ISI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通过给予iDR和iVLF不同脉冲间隔的PPS,MN的外周传入性和下行激活性突触传递均出现以PPF为主的短时程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量RNA标本的RT-PCR方法。方法:采集13例新生大鼠脊髓标本,提取RNA,分别稀释至1μg/μl、1ng/μl和1 pg/μl,分别以两步法RT-PCR、Promega公司和Qiagen公司一步法RT-PCR试剂盒,扩增β-actin基因,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紫外透射仪下观察分析。结果:浓度为1μg/μl和1ng/μl的标本,三种方法均出现了目标带,而浓度为1 pg/μl的标本,两步法RT- PCR、Promega公司和Qiagen公司一步法RT-PCR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85%、77%和100%。结论:一步法敏感性高于两步法,微量RNA标本以采用Qiagen公司的一步法试剂盒进行RT-PCR实验为好。 相似文献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