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丽萍陈良郭静刘姿柳忠禄张华宋西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9):863-866
本文分析了2例杓间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例1患者声音嘶哑1年,咽喉部异物感,术前检查示杓间区占位,手术时先行支撑喉镜检查,术中冰冻怀疑为神经鞘瘤,再采用会厌根入路,切除杓间区肿瘤,修复创周黏膜,会厌复位缝合。例2患者声音嘶哑伴咽部不适,当地医院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并确诊为神经鞘瘤,术后2个月因复发转入我科,考虑既往手术史,直接采用会厌根入路切除,充分暴露、逐步分离并切除杓间区肿瘤,修复创周黏膜,缝合固定裂开的甲状软骨板。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患者发音良好,无复发。会厌根入路对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前颅底及蝶鞍区肿瘤治疗中的方法及作用。 方法2004年11月至2008年6月对16例侵犯前颅底与蝶鞍区的肿瘤行鼻内镜手术,其中1例采用眶内容物剜除术加鼻内镜联合入路,所有手术均于全麻下进行,病理类型包括垂体腺瘤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中分化鳞癌1例,脊索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嗅母细胞瘤1例,骨化纤维瘤1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结果经术中镜下、术后内镜或者影像学检查证实 15例肿瘤均被全部切除,1例脊索瘤为大部切除,1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 经二次手术修补及规范治疗后痊愈。无颅内出血、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经鼻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及蝶鞍区肿瘤, 可以更好地辨认深部结构, 视觉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但要求术者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必要的综合处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大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动物模型。方法将8只Wistar大鼠的双侧舌腭弓、咽腭弓及舌根处注射透明质酸钠,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以浅状态模拟睡眠状态,用多导睡眠仪监测动物的脑电、肌电及口鼻气流。结果① 动物处于浅麻醉状态时,脑电和肌电活动与睡眠时相似;② 注射前和注射后4周,动物在监测过程中均出现伴有胸腹反常运动的呼吸暂停,但是注射前后呼吸暂停指数(A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部注射透明质酸钠法所建立的大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模型稳定、可靠,与人类OSAS相似,可应用于OSA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航鼻内镜下切除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8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行64排CT并三维重建,全部病例采用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包括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及鼻内镜下经鼻下鼻道开窗径路。结果 3例为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5例为骨瘤,均在导航引导鼻内镜下成功切除了病变,其中6例经柯-陆氏径路切除病变,2例经鼻下鼻道开窗切除病变。随访半年以上,7例术后头痛、鼻塞、流脓涕、面部不适等症状逐渐消失,1例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术后2月再次出现面部肿胀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手术,发现上颌窦内有大量死骨,考虑为第1次手术后术腔未冲洗干净,导致上颌窦口堵塞,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可以准确迅速的确定病变位置,导航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切除是准确、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鼻泪管前径路和后径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径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鼻泪管前径路和鼻泪管后径路的多种方式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139例,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4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3例、上颌窦囊肿28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骨瘤2例.所有病例术前行CT检查,可疑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同步行MRI检查.鼻泪管前方径路采取3种方式:梨状孔入路、泪前隐窝入路(包括解剖鼻泪管和不解剖鼻泪管2种方式)、梨状孔鼻泪管人路,共治疗97例;鼻泪管后方径路也采取3种方式:下鼻甲翻转、双蒂下鼻甲、单蒂下鼻甲,共治疗42例.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在鼻内镜下经鼻彻底清除病变,保护了鼻泪管,保留了下鼻甲,无一例发生鼻泪管损伤和下鼻甲坏死.术后鼻塞、头痛、闷胀不适、异味、牙疼和麻木感等症状逐步消失.9例感觉鼻腔干燥,经鼻腔冲洗等处理后1个月左右逐渐消失.随访6 ~79个月,骨瘤和出血坏死性息肉未见复发.所有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术中均可见窦腔黏膜明显水肿、增厚,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消失,无一例复发.2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10个月和18个月在上颌窦其他部位再发,但囊肿小且无临床症状未作处理.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有3例复发,1例术后17个月上颌窦口上方局限性肿物突出,病理示乳头状瘤复发,门诊予以清理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15个月前筛处复发,行筛窦广泛切除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1例术后26个月上颌窦后外侧壁局部复发,二次行蒂在前方单蒂下鼻甲方式手术,术后1年再次复发,行鼻内镜下Denker手术,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征象.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上颌窦创面上皮、瘢痕覆盖,下鼻甲形态良好,下鼻道开窗者较术中明显瘢痕变小,且引流通畅无闭锁.结论鼻内镜下鼻泪管前、后径路上颌窦手术可以减小创伤,充分暴露窦腔视野,并为术后内镜复查和复发后的处理提供了视窗;保留下鼻甲避免了鼻腔外侧壁去除过多而导致的术后干燥、结痂、头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喉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喉癌患者,其中男76例,女4例,年龄45~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依次分为ERAS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山东烟台地区女性喉癌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9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31例女性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1例女性喉癌患者纳入病例组,62例同期女性声带息肉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χ2检验、t 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天数、怀孕次数、吸烟、长期食用腌制品等对女性喉癌发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长期食用腌制品对女性喉癌发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女性喉癌早期诊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烟等因素对女性喉癌发病意义尚不能明确。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女性喉癌早期诊断可能无临床意义。年龄、长期食用腌制品可能是女性喉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较低[1-2],多表现为渐进性的呼吸道阻塞,肿瘤发展缓慢,症状逐渐加重.轻度的喘鸣仅在用力呼吸时在吸气之末方可听到,严重时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喘鸣声.肿瘤占据气管管腔直径70%以上时,方出现呼吸困难及喘鸣.而继发感染、分泌物潴留或肿瘤出血等均可使呼吸困难加重.检查时可将电子纤维喉镜深入气管内,但是对有明显呼吸困难者慎用.CT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以反映肿瘤的位置、范围等.2006年11月10月~2009年3月12日我们收治气管内多行性腺瘤2例,气管内腺样囊性癌1例,均经气管切开处切除肿瘤,随访1~2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动物模型。方法将8只Wistar大鼠的双侧舌腭弓、咽腭弓及舌根处注射透明质酸钠,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以浅状态模拟睡眠状态,用多导睡眠仪监测动物的脑电、肌电及口鼻气流。结果①动物处于浅麻醉状态时,脑电和肌电活动与睡眠时相似;②注射前和注射后4周,动物在监测过程中均出现伴有胸腹反常运动的呼吸暂停,但是注射前后呼吸暂停指数(A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部注射透明质酸钠法所建立的大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模型稳定、可靠,与人类OSAS相似,可应用于OSA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